“党建+网格”吹响基层治理交响曲

在基层治理的道路上,“党建+网格化管理”正成为破局“最后一米”的关键密钥,通过党建引领重塑网格治理体系,释放出“1+1>2”的化学反应,让基层治理从“粗放化”走向“精细化”,从“被动响应”迈向“主动服务”。

党建入网,激活治理“末梢神经”。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使党的组织力量如毛细血管般渗透至治理最前沿。有针对性地把政治素质高,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本地籍在职和退休干部选出来,鼓励他们去网格报到,在网格中亮身份、作表率,带头参与矛盾调解、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等工作。

网格赋能,打造服务“前沿阵地”。由党员担任网格员,结合党群连心访万家活动,常态化入户走访,成为乡村的“活地图”,第一时间感知群众冷暖、风险隐患。依托网格建立的矛盾纠纷快速响应机制,将小问题网格内就地解决,复杂问题通过“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联动处置。

深化融合,奏响善治“进行曲”。强化党建引领,选优配强网格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培训,提升其组织动员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网格落地生根。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更多政务服务、社会服务资源下沉网格,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菜单,将网格打造成“家门口的服务站”。

“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是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当“党建红”深度融入“治理蓝”,将有效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切实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这不仅是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的有效路径,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的坚实落脚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