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家里打电话,老妈说老家的田地都被外地人承包了,统一机械化耕种。父母年事已高,我们都工作在外,也不希望父母太劳累,田地不种也罢。只是回想起小时候,农耕时节,一家人热火朝天下地的情景,那忙碌而充实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在老家,耕地分两种,田和地。田可以蓄水,主要种植需要灌溉的作物,如水稻,此外也种植油菜。地,一般地势较高,适合种植耐旱作物,如小麦和棉花以及各种蔬菜。
“不插七·一秧”——记忆中每年7月1日前,在田里种植水稻,10月份收获;然后种油菜,油菜会在第二年三、四月份开出金灿灿的油菜花,5月中下旬收割。然后再轮作水稻。地呢,每年三、四月份种棉花,九、十月份采摘。若是要种小麦,九、十月份播种,来年五、六月份收割。还会在不同的季节种植当季菜蔬。
每年播种收割的季节,但凡我们放假,都是全家出动,有时邻里也会互相帮忙。记得插秧的时候都特别热,好在我们有西瓜、有汽水、有棒冰。西瓜一般是事先冰镇好的,由家里老小负责送到田间;汽水就简单了,事先冷藏好,打一桶冷水泡在里面放在田头,随时伺候;棒冰雪糕,最早有人推着自行车带着包着棉被的保温箱田间叫卖的,后来也可以直接由家里的后勤人员从小卖部买好送过来。
种油菜的时候,已经是早晚偏凉了,经常忙到下午三四点,吃中饭太迟(其实已经吃过了)吃晚饭太早,正是尴尬的时候……不出意外的,这时肯定有人在田间叫卖“热馒头”、“剁馍”、“茶叶蛋”、“豆腐脑”。
这些简单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常吃食,在田埂间我们却吃的异常欢欣,异常有滋味,也是迄今为止,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怀恋“热馒头”,怀恋“剁馍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