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很多蒋勋老师的书,准备一一读来。这次和大家分享的是《汉字书法之美》。为什么这周先读这本书呢?因为最近自己在练颜楷,跟着孩子一起练起了毛笔字。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尽力地观察然后模仿着写出来?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带着这份疑问,打开这本书。希望蒋勋老师可以给我些启迪。
汉字的演变
远古的初民用“结绳记事”记下了什么,这是人类最初的历史,最初的记事符号。这个“结”就是最初的文字,最初的书法。汉字的发明者常常追溯到仓颉,相传他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可是他造字的时代太久远了,我们无法考证,他造出来的字到底是什么样子。而教科书上习惯说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卜辞,商代的初民相信死去的生命都还在,这些无所不在的“灵”或“鬼”可以预知吉凶祸福。因是占卜所用,是日常化的“俗体”。而同时代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青铜器是庙堂礼器,这种文字更具有庄重性,更像美术设计图案。“毛公鼎”、“散氏盘”被称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不是因为青铜工艺之美,而是因为容器内部镌刻有长篇铭文。西周青铜铭文已经具备严格确定的文字结构和书写规格,由右而左、由上而下的书写行气,字与字的方正结构,行路间有阳文线条间隔,书法的基本架构已经完成。而西周的文字还有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石鼓文”。石鼓文在书法史上被认为是“大篆”转变为“小篆”的关键,而“小篆”一直被认为是秦的宰相李斯根据西周“大篆”所创立的代表秦代宫廷正体文字的新书风。如果说李斯是官方正体书写者,那秦代充满活力的新书法却在一群无名无姓的书写者手中被实验被创造,他们被称为“隶”,他们创造的为了方便快捷而书写的书法被称为“隶书”。隶书的“破圆为方”,确立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这一次文字的定型经过两千多年,由隶入楷,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太大的改换。
书法是一个时代美的集中体现。书法不仅是技巧,更是一种审美。受到毛笔在竹简纵向纤维的影响,汉代的隶书更明显地发展了水平线条的重要性。并形成了“波磔”这一汉代美学上的独特时代标志。而这一美学观念又与建筑上的“飞檐”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这个时代的美学特征。说到中国书法,一定要提到的人是王羲之,他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一。这是一篇未誊写工整的“草稿”,因为是“草稿”,所以保留了最初书写的随兴、自在、心情的自由节奏,连思维过程的“涂”、“改”墨迹笔痕,也一并成为书写节奏的跌宕变化,可以阅读原创者当下不经修饰的一种即兴美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汉代,隶书成了官方正体,当时的“抄写员”,他们工作繁重,慢慢地就锻炼出一种快写法,也发展出一种风格一种审美,这种写法被称为“章草”。王羲之时代的草书又加入了文人审美的心绪流动,被称为“今草”。以王羲之为首的魏晋文人的行草书风,使书法虽然借助于文字,却从文字解脱,达到与绘画、音乐、舞蹈、哲学同等的审美意义。魏晋文人的草书还大都平和中正,到了唐代书法被“颠”张“狂”素带向了险绝,这是大唐美学开创的时代风格——狂草。除了狂草,大唐带给我们的还有继欧阳询之后颜真卿的楷书,是一千年来影响华人大众生活最广大普遍的视觉艺术,我们不但学写字,也间接认同了颜体字传达的大气、宽阔、厚重与包容。由唐入宋后,宋代的名帖更多是个人生活兴之所至的文稿诗词札记,宋代的书法也如同水墨山水,追求素净空灵,追去平淡天真,只是要回来做真实的自己。如苏轼的《寒食帖》。但宋有个特例——宋徽宗的“瘦金体”。他把汉字线条做得锋芒毕露,但中国的汉字美学讲究“藏锋”,讲“外柔内刚”。“锋芒”会伤到别人也会伤到自己,瘦金体的美为北宋的灭亡谱下凄美的挽歌。 赵孟頫之后元明清的美学发展,绘画、文学、书法三者已经无法分割。横平、竖直、点、捺、撇、磔,是书法线条,也是绘画元素。“书画同源”又再一次被赋予新的结合意义。清代文人不避世俗,反而大量吸收民间书写形式的生命力,不把书法美学局限在狭隘的“书法家”圈子来看待,清代的陈老莲、金农、郑板桥都已经开始思考。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许更应该是迫切的课题。
感知教育
书法的美,一直是与生命相通的。提到王羲之,一定不能忘了他的老师——卫夫人。她留下的《笔阵图》,可以参见她是如何教导王羲之的。“高峰坠石”学习了重量与速度,“千里阵云”学习了开阔的胸怀。“万岁枯荣”知道了强韧的坚持。通过书法,完成了感知世界的一切想象的能力,这才是书法美学的意义。现在我明白如何才能写好书法。原来书法不是技巧,而是一种审美。我们要从生活中感受美,写出的字才会美。
本书最后一章的汉字书写与现代艺术。讲到抽象表现主义对汉字的演绎创新,会是汉字发展的一条路,但不是全部。汉字一定还是在“辨识度”与“美”之间的互动。多次提到的云门舞集《行草》,正是用现代舞来演绎舞蹈与书法的关系。值得大家去欣赏,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