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用U盘时,发现文件夹全部变成.exe,想必是中了木马,工作电脑是绝对的内网,杀病毒也的确一流。
u盘病毒在我记忆中,是熊猫烧香,年纪小的大抵都不知道,那是2007年左右的事,麻痹,2007年,仿佛已经写成历史书一样的记忆,时值毕业,要写论文,我刚换了个笔电,就因为这个病毒,电脑里遍布熊猫图标,重装了几次,也是在战斗中学习战斗,实用知识得到了提升,有几个同学的想已电脑中毒蒙混拖延交稿时间,谁想那一个月,病毒制造者就在湖北落网,接受法律的公正审判,据说出狱后去各家安全公司求职未果,开设网上赌场——不是紧张刺激的在线发牌的澳门赌场——再次入狱。
在中国的网络环境中,病毒与安全软件的斗争由来已久,角色转化最好就是周鸿祎,2006年不做3721改做了360安全卫士,之前的3721毁人不倦,我2004年组装了一台入门电脑,摸索着使用,上半年用铁通——后来成为中移动有线宽带的——电话拨号上网,下半年中国电信入驻宿舍,20元一个月,下bt和电驴速度奇快,还有人下哇嘎嘎vagaa,这个软件你懂的,但是更好用的还是bt,要多收集几个有用的网址啊,我的少年。电信上网需要用一个插件,便于输入账号密码,那是chrome还没有出生,firefox是beta版本不支持,ie状态下的电信插件,几个月就被3721为首恶分子的恶意插件给阻挡,上不了网,无法学习11区的先进知识,我就只能打开电脑看视频学文化知识。
那时的杀毒软件有金山瑞星江民等,不知江民的创始人去世后,现在还做不做杀软。网上的各种盗版都比较残次,参差不齐,遍布陷阱,收费的又不肯用,下载盗版的还没有杀毒倒是先中毒,在那样的情况下,宿舍区的电信网路自身染毒严重,三年后,不装防火墙的电脑,一接上网线,一天不到就会瘫痪。
那些年,与病毒的斗争是上网的主要项目,一不留神就中了木马。电脑奇慢,然后痛骂在下bt的同学。当然也有无知无畏的同学,一个机箱的病毒,让他们自相残杀,倒也是脱了四年,原本可以做病毒标本的电脑,后来被他几百元卖给了收破烂的。
360的出世,改变了中国的网络环境,起码对我而言,初时凡是遇到电脑问题,都找360一键搞定。收费杀毒软件也渐渐失去了市场,瑞星江民卡巴斯基小红伞等,都走进了历史,倒是金山在雷军的带领下,顽强地活到现在。
2010年左右谷歌推出了chrome浏览器,对于ie残破的使用体验,使得chrome一路走强。在win xp和7时代,使用chrome,使得360的存在似乎只剩下补漏洞和管理软件之用了。这期间,腾讯金山等不断模仿360推出电脑管理软件,但整体使用感受上,360更好。虽然360也不断变大,甚至臃肿到拖死了电脑。win10在2015年左右出版后,360已经不在安装在我的电脑上了,chrome浏览器更加强大的插件功能,带来了顺畅安全的浏览体验,电脑裸奔终于实现,卸载了360的电脑,更加轻快便捷。工具就要有工具的样子,无需装扮。没想到的是,360离开了个人电脑,却经登堂入室,成为国家网信安全的战略组成部分。办公电脑普遍安装了特制版360,无法卸载开机永存,我曾想着关掉一阵,要我输入密码,遍尝123456不成后,我默默地接受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