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解了股票走势图中的双肩图和头肩图,这两个图形为我们提供了买点和卖点。
今天我们继续来看另外两组图形:平均线和三角形。
4、平均线
我们股票软件上默认的平均线通常有5日均线、10日均线、30日均线、60日均线、200日均线、月线、年线等等。以10日均线为例,把过去10天的收盘价加起来除以10,得到这10天的平均值,往后每过一天,整个计算天数往后移一天,再将这些平均值连成线,就形成了10日均线,其他线的计算方式类似。
平均线的形状随着所选择的天数的不同而形成差异,选择的天数越小,波动就越大,反之,波动越小。
作者通常用200日均线来衡量股票的长期走势,用50日均线来衡量中期走势,不看50天以下的均线,因为参考意义不大。尽量买200日均线以上的股票,最好是刚刚上穿200日平均线,因为一只股票如果站上了200日均线,通常会长时间运行在200日均线之上;相反,如果一只股票跌破了200日均线,通常会长期运行在200日均线以下,此时最好的策略是先离场观望。这里的200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个人经验适当调整,比如以250日均线作参考标的也可。
市面上的技术类书籍,大都会讲金叉买入、死叉卖出,作者认为实践操作起来指导意义不大。但我认为在A股这个浮躁的、人人都想赚快钱的市场里,当短线炒手越来越重视技术指标时,大家的行为具有趋同性,用金叉、死叉的策略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指导意义的。
当金叉出现时,短线炒手依图形入场扫货,同时卖主也惜售,买主多于卖主、量增价涨;死叉出现时,短线炒手卖出股票,卖主多于买主,很小的量就会把股价打压下去。
但是在实战中会出现例外情况:一种情形是,眼看金叉即将形成,短周期均线却突然拐头向下,我们称之为“拒绝金叉”,当出现拒绝金叉时,股价很可能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最好的策略是减仓应对;另一种情形是,眼看死叉即将形成,短周期均线却又拐头向上,我们称之为“拒绝死叉”,说明股价强势,可以在形势出现的当天或隔天择机买入。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金叉出现时,股价一定处在近期低位,股价的上升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死叉出现时,股价一定处在近期高位。
5、其他图形:三角形
除了本书介绍的这些图形之外,还有很多种其他图形,比如:MACD指标、KDJ指标、布林通道等,这些图形的学习资料网上有很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学习一下。
当股价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通常进入一个横盘整理期,如图所示,画两条直线,分别将最近的两个低点相连、最近的两个高点相连,两条线相交形成一个三角形。
通常股价在三角形末端会面临变盘:向上突破三角线上边线,或者向下跌破三角形的下边线。应对的策略是:若股价向上变盘,且伴随着成交量的持续放大,可积极入场,如果没有成交量的配合,不要贸然行动;若股价向下跌破下边线,则应先清仓离场观望。
熟练掌握技术分析的前提是要理解这些图形背后的心理因素,人性是不容易改变的,所以它们一直有效。很多人用技术分析不成功的原因是没能识别哪些是真实形成的图形,哪些是庄家“骗线”的结果。
“骗线”指的是庄家利用资金优势人为做出来买点、卖点的技术图形,吸引散户接盘。破解之法很简单:一切的秘密都藏在成交量中。庄家可以做假图出来,但是会露出成交量不足的破绽,识破了这一点,散户也有机会与庄家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