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被问大学想念什么,大学毕业前被问想找什么工作,开始工作了以后被问薪水多少,有没有男女朋友,接着会问什么时候要结婚?结婚以后什么时候要生孩子?
这样询问的背后,或许带着的是关心;但我看到的,却是一直线的思考模式每个人在提问前就先假设了你高中毕业会念大学,大学毕业会去念研究所或工作,有了男女朋友就应该要考虑结婚。
如果你冒出了一个不同于期待的答案,例如,已经快接近三十岁,且有了男女朋友却不想马上结婚......咦?亲戚的脸马上就垮了下来,似乎在说:'你这么做,真的很,奇,怪」就算客气一点的亲戚没有讲出令人尴尬的话语,脸上不言而喻的表情也像是在说:不走常规路线的你,应该是脑袋不清楚吧接着便会开始碎念:「为什么不快点结婚啊......」
每次听到这些关切,我都在心里冒出许多问号─为什么我念完高中就得念大学?为什么我有了男朋友就得赶快结婚?为什么结婚了就得要有小孩?人生,难道不能有其他选项吗?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这样的焦虑来自何处,起先,我并不很清楚,但出国后再回头去看,逐渐发现这些轰炸的问题既是罐头生产过程的直线思考,或许也是华人社会里年龄焦虑下的产物。
「年龄焦虑」来自何处?
或许是深受孔子的影响:「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于是,「年龄」的限制就在华人文化里紧紧扎根─女性三十岁前若不结婚,就是「剩女」(我曾告诉西方友人关于「剩女」的背后涵义及其英文直译,他认为这种说法对女性太残酷);男人三十岁必须拥有一份稳定工作,否则就是不务正业。大学毕业后要乖乖去找工作,出国游学就是心不定。四,五十岁最好要拥有房子,人生要定下来,有个好对象牵手走一辈子。
在这样的社会里长大,我发现无形之中也为自己设了很多框架,过去的我总认为医学系毕业后就应该要去当医生,三十岁前就要结婚。对于改变,我也曾经踌躇不前。
而这框架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或许是:「我已经工作一阵子了,若是想出国念书的话,会不会太老了?」,对高中毕业生则是:「彩票开奖都已经念大学了,若我去Gap year会不会落后大家一年?
在这样的思维底下,我们总是用年龄设定里程碑,每个年龄都被社会既定的里程碑绑定,当没有在既定年龄里达到那个里程碑时,我们焦虑的,或许不是年龄,而是隐含在年龄背后「没有到达」的失落,可是,谁有权可以定义你的人生里程碑?谁又可以为你找到梦想的里程碑?能够找到里程碑,定义里程碑的人,应该只有你自己,不是吗?
活在自己的时区
我在西方社会里逐渐看清东方社会的年龄焦虑后,总想为我们的社会提出这样的反思:晚了同侪一年两年,到底对人生有何影响?人生又不是一场竞赛,不是晚了别人念大学就输了;晚了别人进职场,也不代表未来的成就会比同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