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笔记|《熊逸说苏轼》9

苏轼在黄州待了几年以后,神宗把苏轼调得距离京城近一点的地方——汝州。

苏轼去汝州就职的时候,特意拜访了住在金陵的王安石。苏轼和王安石是如何冰释前嫌的呢?

从《次荆公韵四绝》和王安石的两首诗里看出来。

苏轼眼里的王安石已经是骑驴过野径的老人了。王安石让苏轼在金陵买房搬家,不要到处跑了。苏轼说在九年前就应该在金陵定居了。

“青李扶疏禽自来,清真逸少手亲栽。

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斗开。”

苏轼说王安石载了很多花,深红浅紫争奇斗艳。

“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

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第二首诗,写王安石整治花园,把竹子砍了,种“桤木”。这里的“桤木”是什么呢?据说“桤木”长飞快,三年就能成栽。苏轼在这里讽刺的是借变法上位的‘小人“。这些小人都是王安石栽培的。在当时情况下,王安石希望能迅速统一思想,高效的拉拢一批势力,必然大概率会有趋炎附势、借机上位的小人。在这些人的眼里,只有功名利禄,没有操守。他们在获得权力以后,可以毫无压力的把新法的问题,全部推到王安石身上。

是不是只苏轼这么想呢?并不是。王安石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个就要看王安石的《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醾架盛开二首》。

“午阴宽占一方苔,映水前年坐看栽。 

红蕊似嫌尘染污,青条飞上别枝开。”

特别是第二句,看到金沙花枝条蔓延开到了荼蘼花的花架上,好像就怕花瓣被泥土弄脏似的。这个就话里有话了。花是王安石去年亲手栽培,花长势太快。但是花朵从土里长出来,等花开以后,又怕被泥土弄脏,着急地另攀高枝。

苏轼看了王安石的诗以后,于是在诗文里宽慰王安石,“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看造物主安排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机。所以时机到了,各自有各自的缘法。委婉的宽慰王安石,不要太介意。

在诗文里苏王二人惺惺相惜。两人都有相似之处,曾经风光无限,又前后跌落深谷,在这个时候,彼此不可能伤害对方的情况下,发现对方也不是“坏人”。

最终,王安石和苏轼达成和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北宋政治德一个新时代了,醉心变法的宋神宗去世,他的儿子哲宗继位,开启了元祐年号。 我们先来说说...
    豆宝儿读书阅读 988评论 0 1
  •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住了4年,成就了大家熟悉的潇洒飘逸,以苦为乐,文采飞扬的东坡居士。 在这个时候,新法推行...
    是阿若啊阅读 3,443评论 2 8
  • 神宗启用王安石开始改革,大臣们开始站队。但是这一次的站队,苏轼站在了王安石的对面。 王安石要改革科考。认为诗词歌赋...
    是阿若啊阅读 3,043评论 0 6
  • 苏轼和王安石主要是在性格和价值观上有鸿沟。 第一个,不近人情和精通人情世故。 “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
    是阿若啊阅读 2,532评论 0 1
  • 今天说到苏轼写的《贾谊论》。苏轼认为“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苏轼的想法是,首先要得到帝王的喜...
    是阿若啊阅读 2,990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