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很注意让孩子学习自己做决定。自她会说话以来,她的衣服、鞋子、玩具、书籍等日常用品,只要是与一起采购的,我都会问她喜欢什么样的款式、颜色,最终决定买哪个!

有一次,我们一起逛街,走到一家孩童店里,有许多的鞋子,好漂亮,我忍不住自作主张给她挑选起来,没想到遭到了她的拒绝,她自己很认真的选出了一双红色的小皮鞋,也非常美丽,小姐妹还故意笑话我说: 你看你女儿的眼光比你还好呢!

对的,她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颜色、款式!

于是,买东西,我就只需要付钱就好,也是省心......

2

对于吃饭,我之前有点强迫要求不要挑食,规定要吃完多少饭量,这源于我的职业”毛病”,内心上希望从营养的角度来全面的满足需求,但,后来我觉知到这个过程她不快乐,而且她把内心真正想法隐藏起来,不表达出来了,所以我也做出了改变,不想吃饭或许是吃了零食或许是脾胃功能虚弱,应该从这两方面去改善,而不是强烈要求要吃完多少饭量,陪同专注的饮食,吃不完了就不吃了,不做要求。

3

对于她自己的选择,我会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让她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如果我帮她做决定了,那她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为什么我会在一个四岁小朋友身上有意识的练习这些?

这源于我童年的感悟,因为我的父母从小为我写好了我的人生程序,我几乎不用动脑筋去思考。以至于后来我的人生一落千丈,我才被撞醒。

学会自己做决定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训练,比如对于孩子父母常常会说: 你真棒,你很好!当孩子还没有一定的判断力时,她真的会认为自己就是最棒的,但,当你有一天批评她时,很有可能她会认为自己真的很差,所以,表扬时一定要明确的告知具体事项,比如,你今天英语课表现很棒,大声朗读,第一个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就够具象。下次对于做的不好的,她也就会知道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这也是了解自己的一个过程。

以至于不会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自己,因为足够了解自己,而目光会放在自己身上,我们就开始成长,开始认识自己了。

4

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了解别人,比如:老公喜欢什么? 喜欢吃什么?,而我自从有所觉知后,一直在探索、观察自己----看自己喜欢什么、要什么、什么东西能让自己真正快乐? 我要看清楚自己的内心所向往的,接触到自己的心,而不是头脑的想法,我们的头脑已经被父母和这个社会”破坏”了,已经输入了太多不必要的东西、太多不属于你的程序。所以问大脑是没用的,你必须问自己的心,什么时候用脑? 什么时候用心? 这需要有意识练习。

最有效的方法是安静下来,每天抽出15-30分钟,一个人待着,什么也不做,我经常把这个过程叫”发呆”,我也经常自嘲的说: 发呆是一种做好的放松方式。

发呆过程中去回观自己在想什么,自己做的某些事情对不对? 自己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说话的方式是不是让人不舒服? 这个回观的过程就是了解自己。

其实有些跌落就是老天来让你成长的。

了解了自己,就能了解他人,了解世界

与自己相处和谐了,与他人、与世界也就和谐了。

对于孩子,她的人生还是一张白纸,这个过程太需要父母的引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