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认知的33个经济学常识》里,有人给作者写信提问:
自己是211 高校生,硕士毕业后进投资机构,薪水不错,除了加班比较辛苦外没什么烦心事。
直到最近才发现,自己所谓的顺遂只发生在过去,好运气似乎被用完了。
加班加点工作了几年,结果晋升的是身边那个看起来没做多少事、只是去考了个 CFA回来的同事。提问者都开始在联系猎头,准备换家公司了。
祸不单行,他的父亲体检查出了癌症晚期,医保报销之后的费用近 20万,辛苦工作的积蓄都砸了进去。
之前爸妈有朋友推荐一种医疗保险,说生了大病可以直接赔付。
那时候提问者刚刚读完金融管理硕士,知道保险从概率上来说是不划算的,是保险公司利用人们对风险的无知来“割韭菜”,所以坚决阻止了父母买保险的计划。
结果这个概率就砸在了他的头上。
提问者看着身边的人有的被公司选送去哈佛继续深造,有的一下子就晋升两级薪酬翻倍,自己却形单影只晋升无望,父母抱恙,开始感叹命运的不公。
“为什么别人人生都开挂了,我却处处碰壁,该怎么办才能改变命运的不公平呢?”
相信这是有很多人的疑问。
而《提升认知的33个经济学常识》的作者,他认为,这不是运气差,只不过是概率的问题。
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往往既难以接受自身的错误,也难以接受只是概率使然,为了让自己释怀而给出一个“运气不佳”的结论。
为了让这个结论更能说服自己和他人,还会将更多其实完全无关的独立事件全部归拢在一起,以此来说明自己所遇到的只是“运气”问题。
正如同,提问者把“未能晋升”与“父亲重病”这两件独立而不相关的事,关联在一起作为自己运气不佳的证明。
具体怎么理解?运气和概率有什么区别?
概率有大有小,运气有好有坏。
概率小的好事发生了,我们就说这运气好。反过来,概率小的坏事发生了,我们就说这运气差。
如果是概率大的好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不叫运气不好,那叫常态。
同样,概率大的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叫运气不好,那也是常态。
没有晋升,在如今这内卷的社会早已是常态,能保住饭碗就算不错了。
父亲重病,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人上了年纪免疫力下降,生病也是正常的事。
根据中国精算师协会 在2020年底发布的 《国民防范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读本》,人到60岁,至少患以上28种重疾其中一种的概率,男性为 16%,女性为 14%;但到了80岁,概率直线上升为 58% 和 45%。
年龄越高,患重病概率越高。
父亲重病和没有晋升两件事同时发生,可以说他的运气比一般人是差一点。但真的是这样吗?
再回过头仔细想想父亲重病这件事,在此之前明明有机会规避掉风险,如果那份高端保险能理赔你父亲的病。而提问者却嫌概率低,拒绝掉了。
在当时看来,患重病的概率是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概率越来越大,到达某种程度,发生就是常态了。
所以说,提问者口中的“运气差”也有一部分是自己的不作为导致的,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自己运气不好。
何况现在的遭遇并不算运气太差,因为这都是人生常态,生活并不会一帆风顺,总有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