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比赛于己而言是人生的第一次尝试,意义非凡。虽然没有走得更远,但这个过程也足够带领我成长。现将其中的得失进行复盘。
【经验】
1. 给自己机会,说不定就成了。
从最初随大流跟着排里一起报名,到中途斗争要不要继续比赛,犹豫和不确定的原因都是因为自己从没做过演讲,在大庭广众展示自己,让我这个曾经习惯低调的人需要莫大勇气。但我想到了报名行动营的初心就是为了突破和改变,而结果也证明了自己可以,于是这一次在思想上的转变和行动上的成功让我更加坚定了一点:别否认自己,任何事给自己一线生机,说不定就成了。也许并不是名次上的成功,任何一种收获都是宝贵的。
2. 相信自己,远比自己想象得更好。
我是老师,多少年两点一线站讲台,虽说对于演讲这件事有些天然优势,但是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既缺少激情动力,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次比赛让我感到重新被激发被点燃被激活了,像个对未知世界重新探索的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为了比赛,最后7天满满当当,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表,让我变得有了条理规划;一个个去完成目标,行动后赋予了自己信心;找导师找老铁找资料,锻炼了沟通交往和链接能力;一篇篇完成再改进,让我明白了极度践行的意义。要相信自己,相信过程,因为我发现每一步都在开发自己的潜力,每做出一件事都超出了预期。
3. 永远保持学习心态。
保持学习作为我的人生目标从一而终,无论在任何情况都要抱着一种婴儿心态和空杯心态,把自己归零。不仅在导师的教导下学到了很多演讲专业知识,更从身边每个人、每件事上学到自己不具备的能力,并随时复盘。比如我在小七大大身上学到了一切刚刚好的平衡和把握;在排长阿黎大大身上学到了对每个老铁细节上的关心;在指导员樱子大大身上学到了最高标准的严格要求;在邬姐姐身上学到了如何与人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在木子身上学到了轻松、幽默与利他;在言午身上学到了做到极致;在小兰、kelly、盖瑞身上学到了践行和坚持;在柏森、永强、亮亮身上学到了无私奉献等等。像海绵吸水一样的比赛过程,让我迅速成长变强。
【遗憾与不足】
1. 无法摆脱的完美主义心理。
从入营我们就不停地提到“先完成、再完美”,我虽有进步,但还是有完美主义心理。比如为了写一篇还算满意的演讲稿,找大量的资料,并且非要逼着自己都看完,却迟迟不动笔,生怕写出来不满意;比如为了完美太关注细节而丢了西瓜捡芝麻;比如想把事事做周全,花费了太多没用的时间;比如不敢出错,不会取舍等等。总之,完美主义是种心理纠结症,不自洽的时候最耗神,这个病要继续治,持续治,直到症状缓解甚至痊愈。
2. 闭门造车要不得。
专注时候太容易把自己封闭在自我小环境里了,而这很多时候恰恰是问题,也许别人的一句话、一个想法就能点醒自己。为了写稿子,跟导师交流的不够,导致专业能力提升不多;为了屏蔽杂音,没有主动链接其他选手或老铁,导致视野狭窄、题材单一;为了决赛,也放弃了很多连排正常的活动,把自己陷在压力里,导致最后状态紧绷。无论以后什么活动,都要学着让自己“进去”再“出来”,能专注当下,也能站在更高更远的视角看自己看问题。
连里老铁在我和木子的直播间曾经问我们,如果决赛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在哪里有所改变。我的回答是:没有如果,我们的第一次演讲比赛献给了剽悍行动营第19期,同样的也是行动营见证和成就了我们今天的进步。也许这其中有太多的问题和遗憾,也许再来一次结果就会不一样,但我明白,正是昨天的这一切才给了我今天坚定的行动和明天的信心与勇气。
感谢训练营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感谢组委会的精心筹备,感谢1连所有大大和老铁们最最热忱和无私的爱,感谢强大的对手让我看到了差距。当然,感谢这一路一直且还在努力进步的自己。
参与越多,收获越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启剽悍人生。
1连詹詹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