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甫军伟老师的《归位》,拿到这本书快两个月的时间了,这本书一共是154篇文章,我一开始从前往后读,然后总是读着读着就从又重新开始了,所以经过了一段时间摸索之后,我觉得从后往前开始读吧,每天早上我有两个打卡,是一分钟的朗读打卡,我就读开头的部分打卡,完成之后接着往下读。
大概用10分钟的时间,两个日课读完,这样读了一个月下来,日课第3部分回归,还差4节课就读完了。
记得当时见黄甫军伟老师的时候,他说这本书你不要图快,你要慢慢的读,每天只读一个日课就行,当时我还不以为然,觉得以我看书的速度肯定两天就看完了,可是当我真正读下来的时候,才知道他说这句话的意思。
因为每一小节蕴含的知识量都很大,值得我们去去细细推敲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所以现在真正体会了有的书需要慢读,有的书可以快读。
以前读稻盛和夫的时候觉得,这样的书都是讲大道理,好像离自己很远,可是当我读到这本《归位》的时候,我觉得他不只是大道理那么简单,而是生活中实用智慧的总结。
其实人生最正确的方式,就是按照我们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去生活,如果当下你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那不妨把眼光放远一点,看看时间拉长之后,这些问题还是不是问题,如果不是,那现在其实也不用担心。
今年最幸运的是遇到了《归位》这本书,每读一节的时候,就像黄甫军伟老师在我跟前娓娓道来一样,听他把家庭教育十五年的探索与经验都倾囊相授,其实做了父母,很多时候的很多问题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自我的执着和局限。
所以教育既要走到教育的空间里来,又要走向教育的大道上去,走向父母内心深处的自我更新中去,去看见孩子,去理解孩子,然后去爱孩子,去爱自己,只有走,才能有出路。
日课就是用父母的脚印为孩子铺就一条路,所以走过去就是一条路,愿所有的父母都能走过自己的心路。
走过去就是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