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ofo创始人兼CEO戴威的一封内部信流出,戴威表示:“冬天已经来临,风雪亦将随至。”
共享单车“寒冬“的出现,与过于看重资本,过于在乎市场,而忽略了用户的感受有一定关系,但仅仅因此,就否认共享单车的发展,难免有失偏颇。
导致寒冬的三宗罪
其实,网络上关于共享单车存在问题的讨论,很早就出现过批判的声音。但由于当时共享单车还处在一片赞誉之中,这种声音便很快销声匿迹。而当用户发现周边好的单车越来越少,押金越来越难退,才真正意识到了寒意的来袭。这个寒意由何而生?是源自用户自身的焦虑?还是源自对共享单车未来的担忧?通过近日有关媒体及ofo内部员工对问题的揭露和阐释,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一些端倪。
第一宗罪——企业缺乏对产品品质的追求
首先,对用户而言,共享单车的质量确实让人感觉有些不尽如意。有媒体揭露,部分单车的生产成本大约只有200元,其代理商往往只需几十秒就能够制造出一辆单车。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时常会在路边看到单车锁坏、车座前后翘起、刹车线坏掉等画面的出现。过往,企业注重“量“而忽略”质“的运营策略,最终不仅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消磨了用户骑行的积极性,也与政府鼓励市民绿色出行的初衷相悖。
第二宗罪——企业缺少精细化的运维管理
据《财经杂志》报道,截止至今年5月,ofo单月的运营成本高达2.5亿元,其中运维成本高达1.3亿元。在这高额成本的背后,带给ofo的并不是良好的运维管理体系,反而是企业对于资金和单车各种无序的管理。这说明,对于共享经济这种新的模式,共享单车企业不仅没有形成清晰的管理理念,同时还缺乏精细化的管理手段。
第三宗罪——政府缺乏科学化的监管
这几年,共享单车的野蛮生长,着实给城市治理带来了很多麻烦。这些麻烦一方面源于单车企业无节制的投放,另一方面则在于各地政府监管部门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导致单车投放总量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不仅占用了城市的公共空间,还给城市管理和交通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以上“三宗罪”的同时出现,不仅让一度在朝阳下充满着无限生机的共享单车举步维艰,也让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变得如履薄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未来我们到底还需不需要共享单车?
我想,这个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首先,共享单车符合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这也是人类未来可持续生存发展的方向;其次,它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现实难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共享单车出行,骑行共享单车已悄然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所以,如何帮助共享单车“破冬迎春“,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企业层面
首先,想要走出如今的困境,作为共享单车行业的主体,共享单车企业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提升共享单车的产品质量。
当下, 共享单车在经过了一个狂飙的发展阶段之后,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拼“量”走向了拼“质”的时代。高质量的产品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用户粘性,保障骑行者在使用中的安全。未来,企业应该顺着用户的需求,用科技的力量,进一步迭代现有的产品,提升产品的质量,更进一步、更好地服务用户。
第二,建立精细化的运维管理模式
到了今天,共享单车行业已经由快速抢夺市场的上半场,进入到了注重精细化运营的下半场。对企业而言,由于之前在用户抢夺战和车辆投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如今多数企业已变得负债累累。未来,企业想要可持续的发展,重获盈利,需要以数据为驱动,利用科学的手段,从企业内部做好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有效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首先,企业要利用科学的工具和手段,对已投放的单车进行精准的运维。下图是北京市共享单车各个空间尺度的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共享单车在整个城市的分布是非常巨大的,基本上融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通过叠加一天共享单车的骑行轨迹,得出这张“北京市共享单车骑行轨迹叠加图”,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如今共享单车的骑行量十分巨大,已遍及城市的每条街道。
其次,企业可以借鉴城市网格管理的方法,将城市划分成若干单元网格,运维人员通过对每个网格内的车辆投放、调度和维修、换新,实现对共享单车的运营维护。例如,运维人员通过对每个网格内车辆数量、状态等数据变化的监测,掌握该区域内车辆的实时分布及状态,完成对该区域内车辆的实时调度与维护。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单车在时间、空间等维度上的数据分析,对单车的状态进行预测,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比如,下图中,每个点代表一辆已投放的共享单车,将这些点按照停放时间来进行统计,其中,红色的点,代表该单车连续3天未移动或未有用户使用,往往3天没有移动的车辆存在损坏、私自上锁或停放区域不合理等现象。将这些信息同步给该区域的运维人员,对车辆进行合理的处理,如果发现该车已被用户上锁,占为己有,则可通过该车的用户骑行记录,获取该用户的信息,并把该用户的不文明行为记入信用记录。
蓝色的点,则代表该单车连续7天未移动或未使用,如果发现该车已经损坏,则对该车进行维修或换新处理。
第四,合理制定单车的投放策略
共享单车出现如今的问题,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在先前大量、无序地投放所致。想要让这个问题得到缓解,企业可以更多借助大数据的力量,科学、合理的调整和制定单车的投放策略。
其一,对目前已投放单车的城市,企业可以通过对用户骑行规律、用户用车需求、交通接驳、人口密度、职驻关系等数据的综合分析,建立该城市单车的调度与投放模型,帮助企业判断各区域共享单车的需求程度,从而优化单车的投放策略。
例如,下图是根据北京市地铁站周边用户骑行量和交通接驳量的信息,经过可视化后生成的地铁站点周边共享单车骑行量的等高线分布图,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每个地铁站点单车用量的不同差异,从而实现按需调配。
也可以通过对每个地铁站点周边的用户骑行规律的挖掘,对单车进行投放与调度。
其二,对未来计划投放单车的城市,企业在投放之前,应先借鉴已投放城市的数据模型,再结合当地地理、人口、交通等数据,对该城市的单车投放进行科学的预测,合理制定单车的投放计划,避免无序、过量的投放问题在新城市中再次出现。
政府层面
其实,如今共享单车困境的出现,一方面与企业缺少精细的管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政府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有关,为了帮助共享单车向有序的方向发展,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一个由政府、企业、用户三方共同参与的共享单车监管机制,明确三方各自的相应权责,形成三方共生、共存、共赢的生态循环。
第二,政府之所以之前一直未能对共享单车进行有效的监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各家单车的接入标准不统一,监管部门很难获取所有单车的数据,无法进行统一管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当基于共享单车的物联网通讯技术,建设共享单车电子车牌和大数据监管系统,通过电子车牌数据的统一接入,识别各家单车的品牌信息,获取各家单车的投放数量和运营状态,从而实现对共享单车总量和运维的监管。
第三,政府可以结合城市承载能力、停放资源、公众出行需求等数据,对现有共享单车的出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从而科学地制定车辆准入机制和投放机制,杜绝市场无序竞争, 缓解城市道路负担。
第四,针对目前共享单车普遍存在的乱停乱发现象,政府监管部门应当首先建立对共享单车企业的监管机制,促使每个企业可以对其各自的单车进行良好的运维管理。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利用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监督企业车辆投放,引导市民有序停车,逐步做好车辆停放秩序的管理。
尾语
日前,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在接受采访时说:“共享经济是一个需要变化和迭代的过程,现在仅仅是一个开始。如果把工作做得更加精细、更加高效,就还会有更大的未来。“
没错,对于共享单车行业来说,其实一切才刚刚起步。虽然,如今遇到了一些困境,但这些困境也许并非预示着“寒冬“的到来,或许,它代表的只是春天到来之前的那股寒意。因此,我们相信,未来共享单车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漫长的路上,只要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利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将共享单车行业管理得更加科学、更加精细, 那么”破冬迎春“也就不再遥远。
THE END
相数科技作为第三代大数据智能决策平台的引领者,成立之初,即为全球最大的共享单车企业摩拜开发了“魔方”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平台。此后,在智慧出行领域,相数还相继为番茄出行、停简单、点我达、大于出行、腾讯自动驾驶等出行企业及服务机构提供了优质的大数据智能决策平台。
依托自有的核心技术优势和长期为出行企业服务的经验积累,针对共享单车企业和政府的需求,相数科技已建立了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共享单车运维及监管的解决方案。能为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政府科学监管等方面,提供车辆实时监测、用户骑行模拟、车辆供需预测、车辆停放预测、电子车牌、电子围栏管理等核心功能,在为企业和政府提供科学的管理工具及管理手段的同时,引导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