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已经读到第三本,高三第一次读《谁的青春不迷茫》,大一读了《你的孤独 虽败犹荣》,到现在的《向着光亮那方》,三本书代表了三个年龄阶段的三种心理状态。全文2092字,说一下我对这本书的所思所想。
1.三部曲的心路
读《谁的青春不迷茫》的时候,正值高考,每天除了奋战在题海前线之外,养成了偶尔瞅一眼闲书的习惯。一年的时间,读了20几本轻小说,包括这本《谁的青春不迷茫》。
记不清了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只是从这本书里的人物中,仿佛看到了我的影子。他的经历,与当时的我,那么相似。每天患得患失却坚持前行,看不清方向却不愿意放弃,得失悲欢,才有了自己的故事。
第二本《你的孤独 虽败犹荣》在刚进大学的时候读了。全书以最常态的情感——”孤独“为主题,讲了33种不同情境下的孤独,每一种都让人感同身受。每一种都是我所想的,却是我无法精准说出的。每一种都是当时心境的写照,不愿意跟别人讲自己的孤独,却愿意听别人说他们的孤独。
在读《向着光亮那方》的时候,刘同已经35岁了,我也差不多大三了,不敢说进入了人生新阶段,只能厚着脸皮出来讲,随着阅历的提升,思考开始下沉,从原来的埋头向前冲,变为停下来用心感知周围的世界,走走停停用心做事。
2.欺骗自己的成长
《向着光亮那方》全书是一篇一篇的小故事,简单,不狗血,不热血,温温的,淡淡的,就像清晨的一道阳光投射进落地窗前的光亮。大概取名《向着光亮那方》,寓意也是如此。
书里写的是关于刘同这么多年来的记忆,有温暖的,也有伤感的,都是难忘的。
大学伊始,有人说大学这段时光是一笔财富,经历得越多,它就会让你变得越强大。
可现实却让我不由自主地厌恶了这所与理想中不一样的大学,他们把它称为残酷,把它叫做大学。人来人往,觥筹交错,记住了几个再也认不出面孔的名字,喝了一杯又一杯代表社交的冒泡扎啤。
我和你一样都曾抱怨过,都曾诅咒过,甚至都曾因为自己融不进这样的团体差点崩溃过。
那时候拼命读《你的孤独 虽败犹荣》,大概就是这种感觉。明明厌恶这种生活,却不得不去面对,对不喜欢说喜欢,发着状态假装光鲜亮丽,唯有把孤独说给自己听。
那时候总觉得自己不牛逼,自己无事可做,自己是一个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价值的普通人,自己不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改变,自己一旦不出现就会被人忘记和忽略。
所以必须保持出现,必须每天更新状态,必须欺骗自己。
因为羡慕潇潇洒洒的成功故事,故意把自己包装成励志鸡汤培养的奋斗学长。看似每天有事可做,实际上却是逃避思考。
逃避思考自己喜欢什么,逃避去想自己想做什么,重复地做着别人的事,重复地做着自己熟悉的事,每天忙忙碌碌,身体劳累,成长却没有积累。
“为了逃避思考而愿意做任何事”这是王兴嘲讽那些所谓勤奋的人的话。
我曾经一直就是这种人。
3.我是一个小人物
我们都有志向,有梦想,有理想。我们曾认真地以为,只要发奋,只要努力,我们便可成功,实现所有梦想。
可是现实却是,不是我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有时候努力一场仅仅是努力一场,得不到你的想要,也收获不了你的梦想。
当初给自己订的长远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多,遇到何人何事,都不由自己掌控,每天更新的状态也改不了渐渐荒废的内心,我们还是不知道我们喜欢什么。
那时候会觉得,“这个世界怎么这么不公平”,但是当走过那段看似迷茫的无知之后,才能认清自己确确实实是一个小人物的事实,没有人会特别在意你,你也不是离不开别人。
认清这一切之后,剩下的就是问清楚:现在是什么情况,接下来我应该做点什么?
是的,认清自己是一个小人物很重要。小人物不需要粉饰的生活,需要做的,仅仅是努力接受生活中的挫折与无奈,收拾好心情,继续写没完成的稿子,继续读没读完的书。
叫我挣扎求生也罢,叫我努力向前也罢,可我选择做的,一定是把我手头上的几件事做好。心中有梦想,生活在当下,缝缝补补去成长。
高晓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去大学讲座的时候,总有大学生问我“我们应该怎么规划人生”,我说你千万别规划,不然会特别失望,你就想一件事儿,只要每一顿饭是你自己挣的,你就很成功了。
人生有什么可规划的,规划好了就能按部就班地走吗?就没有意外情况发生了吗?规划好了,一步步设计好了,最后做不到的时候那得有多烦心啊。社会不是谁规划出来的,人只能在这个社会里被选择,我也是这样,被选择做了这么多事……
我现在开始相信,一个干瘪的灵魂,无论在哪里生活,都活不出生动的故事。
这也许就是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启发,与其矫情地自怨自艾,不如踏实一点,想方设法去充实自己。
充实内心,而不是充实头衔。
4.最后还是说说这本书吧
整本书读起来非常舒服,简单的故事情节、细致的人物对话、质朴的人物性格描写,陈述一些简单的道理。
也许有人会说它是鸡汤,一本在困境中仍然充满希望,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幸,描写陌生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的鸡汤全集。
好吧,你说的都对,也许它是鸡汤,毕竟这是一本不需要重复阅读的闲书。
我不知道这本书里的一个个故事,是否能多多少少给你点启发。
我也不能保证,读完这些他眼中的世界,你能学会多少。
只愿你喜欢读书,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