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1.1目的
调研市场上K12的top APP,分析其核心功能点,通过与汉语APP对比,给出汉语下一步可能可以优化的方向和值得实践的功能点。
1.2竞品选择
K12APP基本可以分为五类,内容型、工具型、社区型、平台型和管理型,TOP15中的APP基本上是内容型、工具型和社区型的APP,大部分APP在分类上都会重叠,本次竞品调研涉及到的APP如下所示:
内容型:猿辅导、猿题库、作业盒子、学而思网校、互动作业、纳米盒
工具型:作业帮、小猿搜题、阿凡题搜题、学霸君
本次调研主要从分析核心功能、分析创新功能、用户评价、使用感受、与汉语对比优缺点、对百度汉语APP的启发意义这六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1.3主要结论
二、竞品分析
2.1工具型APP
2.1.1主要功能
核心功能都是【拍照搜题】,其次是【线上授课】和【线上作业】,因此拍照搜题的体验十分重要。
2.1.2创新功能
1.商城:主要卖文具用品、书籍还有其他周边小玩意。
2.FEED流:在首页,作业帮这块做的杂,各类文章都有,包括鸡汤和明星的;小猿搜题的FEED流主要是与学习有关的文章,比较集中。
3.社区问答:主要是作业问答,发在一个社区,大家可以回答和评论,社交的概念。
4.最强粉丝团:阿凡提搜题有该功能,可以加入各明星的粉丝团为他打call。转移到汉语APP上,其实可以关联百度账号,然后每周有一个用户排名,类似汉语学习榜单或者汉语小游戏榜单等。
2.1.3用户评价
1.学霸君在魅族手机应用商店得分最高,4.7分;小猿搜题和作业帮在苹果商店得分最高,4.7分。
2.搜不到题是在用户评价中主要得到的负面评论,其次是广告多,收费项目多。
3.有多数用户在阿凡题评价中反映,是因为TFBOYS才下载的该APP。粉丝效应在K12的受众中感觉比较有效。
2.1.4使用感受
1.搜题是工具类APP主要的功能,试用了一下作业帮和小猿搜题,准确率大概在80%以上,对比百度汉语,其实也是主打工具型产品的体验,因此搜索、拍照搜诗词的体验应该做到极致。
2.几大APP的课程和练习资源都很丰富,对比百度汉语,其实汉语资源比较少,目前就是一些课本上的诗词,是不是可以加上散文和优秀文章的tag。
3.FEED流的体验,在作业帮各类文章都涉及的情况下体验不好,对于用户来说分散了精力反而浪费时间。但是小猿搜题上的体验较好,定位明确。
2.1.5值得借鉴和思考的地方
1.功能优化:
(1)强化工具功能,优化拍照识别功能。
(2)增加汉语学习资源,如增加散文和知名作家的文章tag。
(3)是否可以增加课程资源,可付费可免费,如文言文学习、教外国人汉语学习等。
(4)如何变现,是否可以售卖百度周边,或者文具学习用品周边。
(5)是否可以利用搜索的优势,出一个类似微博热搜的界面,每日更新当日搜索热度前十名的汉语诗词。
(6)关联百度账号,做类似汉语学习榜单或者汉语小游戏榜单的用户排名等。
(7)是否做社区问答,讨论做社交的可能性和收益。
(8)类似学霸君的产品界面设计可以尝试参考,首页就只展现核心功能,其他的功能放在底下tab中分解。
(9)汉语后期发展起来,可以邀请代言人吗。
2.问题疑虑:
(1)汉语有声诗词板块一点开就自动播放,手机静音状态它还是会播放而且音量不小。
(2)每日一荐的位置很核心,但是用户并不能获得很多有效的信息,两个成语和一个字的学习收益似乎不大,可以改成具体的诗词推荐或散文推荐或FEED流吗。
2.2内容型APP
2.2.1主要功能
核心功能是【付费课程】和【付费习题和试卷】,其次是【一对一答疑】、【错题集】、【作业知识图谱】、【班群】、【试题答案】,此外还有一些APP有课外类似兴趣班的学习资源,如纳米盒的【国学、绘本、科普、艺术】等课外兴趣学习课程。
总结下来就是付费课程及习题,社交班群,课外兴趣小组,以及围绕这三个方面的细分功能。
2.2.2创新功能
A.商城:除了各种金钱可购买的周边,还可以设立用户积分制兑换实物。
B.小游戏的方式学习语数外。
C.动态Banner页的设置,可以承接本APP的运营活动、合作商的广告宣传文案。
D.UGC,视频秀,类抖音运营。
E.互动作业【放松】tab下,是一些搞笑轻松的文章。
F.纳米盒引入【北美外教】,做平台导流。
2.2.3用户评价
A.学而思网校在魅族手机应用商店得分最高,4.9分;猿辅导和学而思网校在苹果商店得分最高,4.9分。
B.用户首要关注课程资源是否丰富。
C.作业盒子APP下有用户反映是老师推荐使用的,与学校合作推广APP是一个挺好的策略。
2.2.4使用感受
A.对于内容型APP,语数外用游戏的方式其实最终能够学习到的知识不多,学的比较片面,参考作业盒子-小学版。
B.作业盒子-小学版的错题集和知识图谱比较新颖,知识图谱用户做过的作业和错题记录,形成一个错题图谱。(这一块没有过多使用,还没理解)
C.纳米盒大而全,既有课内资源,也有课外资源,眼花缭乱,种类很多。我的感觉是有点乱,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好,因为能使具有不同痛点的用户留存下来。"
2.2.5值得借鉴和思考的地方
1.功能优化:
(1)百度汉语的定位是什么?主要用户是谁?纳米盒定位是小学生,因此多种多样的运营活动很好的辅助了这个产品,但百度汉语的定位是针对哪个年龄群和哪类用户呢?
比如:如果定位是热爱汉语学习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那可以像《汉语桥》节目一样,主打四个部分(一)汉语语言能力(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二)中国国情知识;(三)文化技能(歌曲、舞蹈、曲艺、杂技、器乐、书法、绘画、剪纸、武术、传统体育等);(四)综合能力(通过培训,重点考核选手对汉语、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如果是学习语文的学生群体,那又另当别论了。
(2)猿题库、猿辅导、小猿搜题做的是一个生态圈,从搜题→辅导班课程→作业题库。汉语能否做成一个生态圈呢?从字词搜索,到热爱汉语学习的用户的汉语教学,或者针对学生的作文培训班。(两种定位,一种是面向热爱汉语的国内外友人,一种是面向中小学生)
(3)强化语音搜索或图片搜索功能,是否可以像百度地图一样给用户一个引导,在语音上一个动态图:你可以说,我要查李白的诗。
(4)是否可以做APP上方动态Banner页的设置,可以承接本APP的运营活动、合作商的广告宣传文案。
(5)现有的标签较少,只能在首页查诗和作文,能不能增加一些tag,将汉语意义上包含的元素都展示出。
(6)UGC是否可以参考,如增加运营活动,用户可以在评论区上传自己的艺术作品、晒奖状、黑板报比拼等。
(7)参考其他K12班群社交的概念,是否可以组建线上针对汉语的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诗词、小说、散文类等等。
(8)引入别的汉语学习的第三方教育机构平台,做导流,赚中间费。
2.问题疑虑:
(1)现在的汉语朗读界面是纯文字的,汉语的朗读样式是否可以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化。
(2)发现页的游戏为什么要置顶放置,我觉得游戏应该是次要不紧急的板块。(我不知道这块的数据)
(3)汉语APP对于下一步推广增加下载量是如何考量的呢?除了大搜给的流量入口以外。
三、主要结论
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