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周三天出差学习,周一来到教室后,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桌子杂乱无章,地面上到处是细碎的垃圾,讲台前躺着一个白色的大麻袋,值周班长已经在讲台前维持秩序,但教室里还是乱哄哄的。顿时,我怒火中烧,很想狠狠地批评一番,可是我终究忍住了(我安慰自己,上周我不在,这么乱是正常的,毕竟孩子们才二年级)。我低着头平静地整理着作业本,收拾着讲台,将地上的大麻袋捡起,将麻袋里的柑橘拿出来。孩子们看到我回来了,很是惊喜与兴奋,但我已经没有兴致回应,孩子们一个个捧起书,咿呀咿呀大声朗读起来。等全部人到齐后,我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用低沉的声音说到:“同学们,请你们先把语文书放在桌子左上角,再把凳子移进去,在位置上站好。”15秒钟后,全部孩子都已经起立,“先请第一大组的同学绕着教室走一圈,低头看看地面。”接着,我又让第二大组的同学绕着教室走了一圈。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很多人举起了小手。
“地面上很多垃圾。”
“有很多的桔子皮。”
“哦,因为上星期学校里发桔子了。”我补充到。
“还有一些桔子的籽。”
“那么,这些垃圾是谁制造的?”
“二(1)班。”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二(1)班这三个字,我很欣慰,看来我平时的引导还是有效果的,集体的概念深入人心,没有一个声音说“不是我丢的。”
“那你们觉得谁有责任?”
“我们。”又是很多共同的声音。
又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值日生。”“卫生委员。”“卫生委员检查过了的。”孩子们的回答还算实事求是。
“每一天都有值日生负责打扫,每一组值日生都有组长,还有卫生委员,为什么教室里还这么脏?”我将自己的疑问告知他们。
“值日生应该打扫干净再回家。”
“卫生委员应该认真检查。”
“我们垃圾不能扔在地上,要仍在垃圾桶。”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看到这样的教室,你们想怎么做?”
“我们应该把它打扫干净。”
“好,让我们一起大扫除吧!”我郑重地宣布。
就这样,在周一早晨,我们进行了一次临时的大扫除。因为班级人数众多,我挑选了几个平时特别勤快扫地又特别干净的孩子打扫教室卫生,其他人在领读者的带领下暂时在走廊上读《曲湖诵本》。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劳动下,教室里转眼就很干净了,孩子们还把久置的花架进行了清理,将植物进行了重新摆放。
看着干净的教室,我又问大家:“你们喜欢脏兮兮的教室还是像这样清爽干净的教室?”
“清爽干净的教室。”又是异口同声。
“那让我们大家一起保持好不好?”
看着孩子们扑闪着大眼睛,用力地点点头,我露出了舒心的笑容。班主任的工作繁杂,涉及到方方面面,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虽然学校晨会上几乎每周都会进行强调,但是总有人会垃圾随手乱丢,学校里、教室里也总能发现那显眼的垃圾。比如吃桔子的时候,很多孩子就会很习惯地“吥”一声,往地上吐桔子籽,这是和他们从小的卫生习惯息息相关的,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人们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如何让孩子们真正养成讲卫生的习惯,班主任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用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