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作为一名新鲜出炉的应届生,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如今,已经正式工作1年多了。这一年里,我充分体会到了职场和学生时代的不同,最多的感受就是——许多事并不是想得好、计划得周密,就能一定能按照你的期望走。
如果说入职一年来,我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心态上的转变。
学生时代,只要做好复习计划、准备万全就可以轻松通过考试;而在职场,无论你如何努力,怎么努力完成工作,永远都有进步的空间,因为总有人比你做得更好。可以说,学生时代是超越标准,而职场人士则是要超越自我了,因为前方的目标是你给自己设定的,永远没有尽头。
这一年里,迷茫过、愤怒过、沮丧过,挨过骂、流过泪、受过伤;当然,经历的事情多了、见到的人多了,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宽慰自己、给自己快乐。
今年,我也遇到过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独立负责一个大型企划、第一次作为中坚力量辅助领导、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想得好不如做得妙,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也会有感到压力的一天……
不过,今年也是平顺度过了,自我感觉良好的我,还是来屁颠屁颠地跟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啦。
一、2016成就大盘点
1.理财类:
基金定投盈利10%,达到预期目标,继续定投;
存款达到预定目标;
建立自我理财系统,更加注重开源节流。
2.职场类:
通过了出版资格中级考试;
形成自己的工作流程,拥有完整的执行方案和问题解决方案;
完成一次大型企划,反馈非常好;
参与公司的重大工作,提升了协作能力;
3.自我修炼:
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读书计划,一年读完了30本书,并做了读书笔记;
参与微课培训70+场,并进行理解、实践;
参与专项培训12+次;
看完了10部纪录片,强烈推荐BBC新出的EATTH PLANET第二季;
看完了5部公开课;
坚持英语原著每日打卡300+天;
坚持早起,就不计数了。
二、理财一年生,从新手村到主城的转变
2016年年初,刚刚开始理财的我,如今已算是小有心得。至少在最近知乎LIVE上播放的理财课程中,老师们讲的东西我已经大半知晓并在运用,建立了自己的理财体系,做完了新手村的任务,开始攻略主线任务。
其实,我的日常工作比较忙,还要准备考试、提升自己,花时间分析、追踪股票什么的完全不可能。而银行理财和存款利率低,觉得投资不合适,想来想去,还是投资基金比较划算。
所以,我在年初时开始尝试买入指数基金,巴菲特说过:“如果你想投资,就选指数基金吧。”(原文神马的忘记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哈)于是,我在晨星网上挑选了沪深300和中证500中业绩比较好的两只,坚持定投一年。这两只基金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给我赚得了10%的收益。
现在,我的资产配置主要分为股票基金、货币基金、蛋卷组合基金、P2P。保险和股票还未进行投资,明年的目标就是买入人生中第一支重疾险或者意外险,具体情况还要再研究。至于股票,因为太花时间了,所以明年还是以收集资料为主,看看能不能打造出适合我的股票买卖体系。
我也和朋友们交流过投资理财的事,从他们的反馈来看,我觉得小白理财最重要的就是要给自己立下投资纪律,一丝不苟地执行。做到了有奖励,做不到有惩罚才可以。而我觉得适合小白的投资纪律有以下几点:坚持记账,每月复盘,减少不必要的开销,从而增加存款,做到有财可理;关注理财公众号,认真阅读作者的每一篇文章,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分析;自己的理财路只有自己知道,人家推荐的只是推荐,要有自己的主意;坚持基金定投,达到止盈点马上获利了结,不要贪多。
1.坚持记账
市面上有很多记账软件,像随手记、财鱼管家都是很好的工具,随手记胜在日常开销部分,页面简洁,使用方便。财鱼管家则可以对各种投资进行实时跟踪,方便管理。
通过每月记账,你就知道你的消费大头在哪里,合理安排每月的收入。
2.理财公众号
我关注的理财公众号有几个: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力哥理财、理财巴士、布谷探宝、我的理财师、越女事务所、理财周刊、她理财、林奇看盘、孙明展——真理财。
其中,三公子和力哥作为我的投资启蒙导师,对我建立和打造初期的理财体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两位老师都有出书,我已经读过,内容很棒。另外,力哥在喜马拉雅有音频节目“力哥说理财”,三公子12月26日也会在知乎LIVE上进行分享,大家可以去听听。
至于其他几个公众号,都是日常用来扩展知识的,包括股票、保险、新闻、综合等等。
3.理财有道
首先说说自己拿主意这件事,无论是在公众号上还是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都会问推荐股票或是基金之类的问题。多半都是存着:“老师们都是有经验的人,他们推荐的比较靠谱”这种心态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老师的推荐真的适合你吗?
每个人的风险承受度是不一样的,投资除了追求收益,还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如果一个保守型的人投资了一个激进型的人推荐的基金或股票,可能在跌幅超过10%的时候就坐不住了,忍痛割肉离场。但这位激进型的人在跌幅超过30%的时候仍然稳坐钓鱼台,等到反弹的时候一举获利了结。所以,同样是投资,大家还是有自己的主见为好。
我的投资窍门就是定投。定投,顾名思义就是定期投资。现在的基金投资APP都会提供定投选项,每周、每两周、每月不等,从概率上分析,每周定投是最能平衡风险的。不过不同的基金定投最低额度不一样,所以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手帐心得:“手写+电子”模式的手帐系统
去年的我,还是一个喜欢各种花哨的小姑娘,今年的我,则是一个讲究高效的职场人士。虽然还是喜欢买各种各样好用的文具,但一切以实用为主。手帐也渐渐由手写过渡到“手写+电子”结合的模式。
1.手帐电子化的原因:
工作一年以来,我负责的工作已经完全进入正轨,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都可以及时、有效地应对。随着我的工作模板不断进化,日常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流程已经不需要再记录了,每天我只要记录时间段和突发事件即可,至于总结则放在了晨间日记里。所以,我今年的手账本就是国誉自我手账B6款。随身携带,出差也可以用。每天只要按照时间轴记录,而且方便安排、查找全年的工作和自我记录。
随着我开始学习知识管理和整理术,我开始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我使用的就是有道云笔记这款产品。它最主要的是文件夹层级功能,非常适合查找和整理,加上云同步的功能,方便我在手机、电脑操作,利用了很多碎片化时间。
2.国誉自我手帐——时间管理利器
国誉自我手帐分为LIFE、IDEA、DIARY三本,其中LIFE主要是“大事记”功能,我主要用来记录纪念日、生日、梦想;IDEA是空白方格本,我主要用来记录随时随地冒出来的想法;DIARY就是日常的年历、月历、日计划、打卡、TODOLIST等一些列日常使用,具体情况大家可以参考万能的淘宝。
以下是我使用的小技巧:
因为有专门打卡页,所以月计划就是日程安排,每天的计划则写在时间轴页。
为了避免单调,使用胶带和手绘增添乐趣
PS:我以前总认为别人会好奇我的手帐和日程等等,事实证明完全没必要有这样的顾虑,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告诉别人就好了!
3.有道云笔记——知识管理利器
3月份时,我成为了“选择自己”“职场充电宝”两个微课平台的会员,许多高质量微课让我受益颇深。加上各位达人们的深入培训,我在自己的笔记系统中加入了整理术、知识管理等元素,形成了我现在的笔记管理体系。
工作后,笔记管理以实用性、随时查找为基本,因此,能够进行同步的平台十分重要。目前,我的笔记分为:自我、读书、工作、计划、晨间日记几大类,每个大类里按照日常需求再划分,统一标号,方便查找。
最后一项是“写作”,这是我今年新加的,明年的目标之一就是开始在网上发文章,增加一个一级文件夹,方便督促自己。
四、最大收获——知识管理
如果说2016年自己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心得的话,应该是知识管理的学习。
2015年记录手账,让我获得了时间管理的技能。今年的有道云笔记使用,则让我学会了知识管理,这里给大家安利简书一哥彭小六的写作课程,刚刚参加完六哥的课程,受益颇多。如果说这一年中我断断续续地学习知识管理是碎片的话,六哥的课程真真正正让我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运作模式。
我目前正在实践的模式:分析自己目前的各种技能并进行分类—结合梦想清单设定明年的技能增强目标—收集资料—消化—输出—反馈
其实分析自己目前拥有的技能不是件容易的事,对我来说,实践类的我可以总结分析出来,但是有许多东西已经深入骨髓,我自己都察觉不到。这时候就需要求助身边的好友、同事,他们跟我说我的某些特质让我自己都觉得惊讶。
六哥的课程里,将技能分为四大块:舒适区(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学习区(知道,也有使用,但须加强)、冒险区(需要学习开发)、盲区(从未涉足过的领域)。
如果实在觉得自己分不清楚,建议大家购买《盖洛普优势识别器2.0》这本书,对于帮助你了解自己十分有用。
接下来,就要有一个梦想清单了。
我的梦想清单很杂很多,不仅包括每周输出一篇文章、安排两次短途旅行、和父母一同出游之类的事,也包括追剧、看纪录片之类的日常活动。我认为,既然是你想做的事,那么一定有你想增强和学习的部分,这些可以在整合提炼后,放在你的技能分类中,了解自己的奋斗目标时,还可以规划自己的人生。
第三部分,收集资料。
这部分就需要用到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之类的工具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看我的文章《学会知识管理,三步就够了》。
最后,消化—输出—反馈
其实这几个部分是一个整体,无论是读完一本书还是读完了微信推送的文章,你都会有想法,哪怕只是:“哦,这篇文章写得不错”,那么这里面就有你值得学习的东西。这篇文章哪里写得好?是素材运用得好,还是作者的观点正好是你想的。你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作者的思路、对素材的运用、讲故事的方法……
想好这些,你就可以把自己的收获写出来,而且在写的过程中,你会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写完发表之后,无论是点赞还是评论,对你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你还会对你的理论进行进一步完善。
很庆幸在2016这一年,迷茫的时候有各种课程让我提升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不同的人、参加了不同的活动让我开阔了视野,回首这一年,我想感谢自己。感谢自己的不离不弃,感谢自己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感谢自己的坚持。
马上就要步入2017年了,希望大家在做新年计划的同时,不忘回首,也可以自豪地说:“感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