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带果果去博物馆,走累了在文化公园休息,旁边的长椅上坐着一位三四岁的宝宝和他的妈妈,不知道因为什么,孩子突然哇哇大哭,妈妈刚开始轻轻的哄着,可是孩子非但不领情,反而直接边哭边跳,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时妈妈发飙了,直接站起来对着孩子怒吼,“ 你怎么个回事,哭,就知道哭,嘴巴给我闭起来!再哭我就直接走了,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玩啦!”
被妈妈骂完,孩子哭的声音更大了,上气不接下气,两只小手张开着想要去抱妈妈,妈妈甩开了他的手,拖着孩子往前走....
果果看着这一幕,吓坏了,小手紧紧地拽着我,瞪着圆圆的大眼睛追随着那对母子,很久很久...
说实话,我可以理解那位妈妈的情绪失控。或许,她忙碌了一整个礼拜才换来了一天的休息,早上5点就起床准备,和孩子斗志斗勇了一上午,还没走到博物馆,孩子就因为一丁点的事情大哭大闹,压抑的情绪,瞬间爆发...
我知道,作为父母,我们的初心肯定是对孩子温柔以待,可是,面对孩子的磨叽磨叽,面对说了无数遍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的屡教不改,面对精力和情绪的双重挑战,我们的着急和焦虑,会在一瞬间爆发, 继而情绪失控。
可是,在养儿路上,我们真的不能愤怒,不能情绪失控吗?
不,我们有权表达自己的愤怒,有权不压抑情绪,因为任何情绪也不可能被压制,它总是会找到一个出口发泄出去的。
只不过,我们在朝向孩子大吼大叫发脾气的时候,要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很重要,发脾气不是要伤害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成为一个情绪化的人,而是要把发脾气,变为有效的管教。
国外曾经做个一个实验,关于妈妈的表情和孩子的反应。
实验刚开始,母亲对孩子微笑,孩子也很开心。
当母亲不再笑,板着脸时,孩子开始意识到不对劲了。
当孩子尝试着用不同行为让母亲重新再笑,而母亲依旧板着脸时,孩子有不知所措了。
最后,孩子开始哇哇大哭。
对我影响最深的两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和《一分钟父亲》,两书中的观念惊人的一致,让我印象深刻:
如果孩子不听话,发火其实是最无用的方式。我们朝孩子发火时,不是在纠正孩子的行为,而是在攻击孩子本身。人在受到攻击的时候,会本能地保护自己,同时捍卫自己的行为(即使是错误的行为)
两本书中都给出了具体的实操方案,结合自身的实际,总结下来为:
1. 愤怒来了,是的,我很愤怒!
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接受我生气的事实,不必自责或者内疚。我们有权利让孩子知道,我对她此时此刻的行为是怎么样的一个反应。
2. 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表达自己情绪时,我们可以说,你这样做,让我很生气!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去表达自身情绪的时候,尽可能用主语”我“ 代替”你“, 这样,不仅能更好释放我们的情绪,还能让孩子直观的明白我们的意思。
我们说“我很生气”时,孩子马上就能知道奥,妈妈生气了。 我们说“你是个坏孩子”时,孩子却陷入到自我意识中,在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会激起自我防卫和反抗。
3.坚定而详细地告诉孩子什么行为让你生气。
想要纠正孩子的行为,必须要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错的,是让父母生气的。
你可以说,“我已经很多次地提醒你,把吃进嘴里的饭吐出来非常不文明,会影响到别人吃饭,可你这是第三次把饭吐出来了”。
你也可以说,“妈妈说过,不能光脚走在很湿的地板上,因为会摔跤,可是你还是这样光脚走!”
4. 告诉孩子解决方案,孩子如何做会更好。
明确的给孩子指出一条解决方案,是纠正孩子行为相当有效的方法。
孩子把口里的饭吐出来时,你可以告诉孩子说,“如果你吃饱了 ,你可以自己去玩玩具,如果没吃饱,安安静静地认真吃饭,可以把不想吃的东西放在桌子上..
光脚踩在湿的地面上,你可以说,”你可以光脚在客厅的其他地方,如果想要来湿漉漉的洗漱间,可以穿上你的小鱼拖鞋,又漂亮鱼儿还能游泳...
5. 如果像上述妈妈一样情绪失控,及时修补关系,让孩子知道你爱她。
如果上述4步没能做到,最后还是忍不住骂了孩子,一定要同一天内,在自己冷静下来之后,去和孩子进行交流,看着孩子的眼睛告诉她你爱她,为自己的情绪失控说声对不起,并且再一次讨论为什么你会情绪失控。
----------------------------------
昨天放学接果果回来,我们俩一起表演绘本five little monkeys 系列,到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的时候,果果直接穿着鞋子跳到我刚刚换的纯白色的沙发上,边跳边唱,“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nancy is a little monkey, jumping on the sofa"..
我喊,”Nancy, take off your shoes! (脱掉鞋子!)
果果跳的反而更起劲了,摇头晃脑的,”No, mommy, No. Nancy monkey has a lot of fun!"
这个时候,我看着我白色沙发上的黑脚印,心中有一万头野马咆哮而过。
数了无数遍“亲生的,亲生的”,让自己冷静下来之后,开始在心中默念发脾气的四部曲。
我先关掉音乐,把果果抱下来,盯着她的眼睛严肃地告诉她说,妈妈非常生气,因为果果穿着脏脏的鞋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我提醒了果果,果果还是穿着鞋子在上面跳,沙发现在变成黑色的,我又要重新去洗! 我很难过!
果果看着我,一动不动,有点想哭。
我接着说,“我知道果果是忘记了脱鞋,妈妈提醒的时候果果正玩的高兴,不想去脱。但下次我们可以一回到家中就把鞋子换掉,或者光着脚也行”
果果一听,马上说,“那我以后一回家就光脚!”
我去掉沙发套拿去洗,过来一会,果果跟来了,她轻轻的对我说,“妈妈,我记住不穿着鞋子往沙发上跳了,现在,我能穿上小鱼鞋子,和你一起洗吗? ”
那一瞬间,所有的愤怒都转为了感动,我给了果果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一起开心的洗衣服了(当然,我在洗衣服,她在玩水...)
写在最后:
其实,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愤怒来了,我们哪还想得了那么多,往往都是先吼了再说。
想要发的脾气越来越少,需要我们刻意练习,改变,才能一点点发生。
但是,如果是随意发泄生气,愤怒等情绪,辱骂孩子变成一种常态的时候,上述方法也许就没什么用了,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在反思,改进的同时,也变成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我的宝宝,她是一个四岁的孩子,她的妈妈,也是一个四岁的妈妈。我们一起努力,让亲子关系,变得简单而温馨。
---------------------------
微信公众号:爸妈频道
果妈微信:gymm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