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弦山上,一个墨衣男子手捧酒坛,将头轻轻靠在一旁墓碑上。墓碑上清晰的刻着几个字——洛洵爱妻宋瑕之墓。墨衣男子青丝散乱,嘴边都布满了胡渣,眼神似是空洞。
“阿瑕,阿瑕……”他望着远方,喃喃道。
“王妃已逝十年,王爷却年年如此消沉,属下恳请王爷回府。”暗卫单跪抱拳。
洛洵转头,一双毫无生气的眸子死死盯着暗卫。半晌,锦袖一挥,暗卫嘴角浮出鲜血。
“回府领罚,若让我再听到你们叫我王爷,你们就不必活了。”他的声音很轻,却具有威慑,随着风飘到各个暗卫耳中。
“阿瑕,若我不是王爷,没有那使命,如今你定是快乐的罢。”
“阿瑕,我又自私了,你都死了我还是舍不得让你离开。”
“阿瑕,你看,我一直都穿着墨衣的。”
“阿瑕,对不起。”
十年前。洛洵十七岁,相貌不凡却是京城有名的纨绔王爷,整日流连青楼。宋瑕是大将军长女,世人皆称其为“巾帼将军”,有得一副好样貌,是京城少爷的心慕之人 。
那日她遭人暗杀,是他带着暗卫从天而降,将她解救。她浑浑噩噩间看到他一袭墨衣,也许在那刻,她便动了心。
他将她带回府中调养,为她疗伤。她数日后醒来看到的还是他那一袭墨衣。
墨衣醉,只此一眼,便让她暗许芳心。
她在他府中养伤一月,二人皆知互相身份,却没有提起。
这一个月里。早晨,她为他理衣。午时,她亲自为他下厨。闲时陪他对弈,作诗,亦或是为他磨墨。晚寝,二人同床共枕。
她为他舞剑,他替她作画。她为他做菜烫了手,他替她寻来天下绝无仅有的凝脂膏。
月余,他十里红妆聘她为妻。她亦是卸下盔甲,着上红衣嫁他为妻。
大婚前一夜,皇上召他入宫。回府后,他举杯独醉。深夜,他来到她的院子,看着她熟睡的脸庞,眼中满是柔情。
“阿瑕,你说我该怎么办。你怎么这么傻,你就没有怀疑过我吗?你遇刺时怎么偏偏我出现了,还带着数名暗卫,如果你稍稍怀疑一下我,今日就不会这样了。罢了。”
他转身离去。走后不久,宋瑕缓缓睁开双眼。
闻到空气中残留的酒气,苦笑。
“我知道,我都知道,可我一直蒙蔽我的心,告诉它不是你。第一眼见到你,我便沉陷,缘分就是如此。”
“宋瑕,你以为他真的爱你?呵,他不过是为了大南的江山,你可知始祖爷留下的宝剑?只需用阴年阴月阴日阴时人之血肉为祭便可唤醒它,得此宝剑者,无人能敌。可偏偏有个条件,须得那人心甘情愿,否则,你认为你还能与他大婚?以他武功,你早就去祭剑了。”
苏柳前些日子对她说的话,如今还回荡在脑中。
是啊,她如何不知自己不过是一步棋子。可洛洵肯定没想到,他也会爱上她的吧。可她还是舍不得让他为难。
次日,喜娘来到宋瑕闺房,却没有见到人。
与此同时,皇宫的铸剑台上站了一个人。那人嫁衣似火,嘴角勾笑,好不凄美。
“你为了三弟可真舍得。”一袭龙袍的人站在一旁,缓缓开口。
宋瑕笑:“你不会懂,因为你眼中只有江山。我求你,在我死后,不要强迫他做任何事,也不要再利用他。这是我宋瑕平生第一次求人。”
皇上应了一声。
随后,身旁娇人身影不在,最后进入洛洵和皇上眼中的只有最后一抹红色的裙摆。
“阿瑕!”洛洵的喊声撕心裂肺,猛的吐一口鲜血。洛洵一愣,我为什么会......心痛?
他顾不得那么多,跑上前揪住皇上的领子,怒吼:“今日是我们大婚,你为什么带她来这,我答应过你,她会心甘情愿来祭剑的,但不是现在。”
皇上并无怒意,淡淡开口:“是她自己来求朕的,她知道在大婚以后,你会带她来祭剑,也知道你会随她而去。她这么聪明的女子,什么都知道的。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也是为了你。她给你留了一封信,在你书房。”
洛洵放手,转身就往王府跑去。
书房内还是与往日一样,却少了一个身影。他拾起桌前的信。
洵郎,你是王爷,为了天下百姓你可以付出一切。这一切,也是我自愿的。也许我从一开始便知道是一个局,可是我还是骗自己。我的奋不顾身能换得你的真心,我无悔。能嫁你为妻,也是我三生有幸。我最喜你穿墨衣,因为第一眼就因它沉沦。洵郎,替我活下去。
后来,世人听说洵王妃出嫁前不幸逝世,洵王却抱着洵王妃的牌位拜堂成亲。
再后来,一袭墨衣的洵王身边再无一女子。而洵王每年都会去灵弦山待上数月,因为洵王妃的衣冠冢在灵弦山。洵王每次归来都似疯癫,嘴中不停念着“阿瑕”。
世人对洵王的痴情,唏嘘不已。
数十年后,洵王毙,未葬入皇陵,而埋在灵弦山上,与洵王妃的衣冠冢合葬。
他流下两行清泪,却像是得到解脱
阿瑕,我错了
你不会孤单了,我来陪你了.........等等我。
此故事被后人编成歌谣口口相传:
巾帼女将宋阿瑕
满心欢喜嫁君郎
洵郎心恋得江山
阿瑕含泪跳剑台
可怜洵郎幡悔悟
世间再无叫阿瑕
花落朝暮人归去
无人再伴自孤怆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