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医患关系紧张得日益白热化......你在任何一家医院当牙医,接诊能力不过关就相当于你买了一辆特斯拉却没有驾照,你有了驾照却今天限号,今天不限号却女朋友想和你骑小黄车,依然不可能让你上路。
最近几天,雅邦口腔院长就一直在训练我,觉得我在接诊能力上还需要加强训练......如果你也是一名牙医,你懂的。
于是我就开始焦虑了,不仅仅焦虑在接诊能力上,更加焦虑我可以为雅邦口腔做点什么?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有句名言:“不要问祖国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祖国做些什么?”
我嫁接过来:“不要问医院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医院做些什么?”
然而,就是这个问题,把我焦虑得一个个无限静谧的晚上都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当你心中装着一件事的时候,你永远不会遗忘它。
俗话说“蛇打七寸”,我觉得,在提高自己接诊能力上,一个牙医最关键的是:
1.专业
2.专业
3.专业
有人说,你不废话吗,一个牙医你不专业有人找你看牙吗?说的好,但我这人比较残忍,告诉你一个事实:真正做到这两个字的牙医寥寥无几。
在昨天的接诊能力训练中,我总结了两个关键词:咬合痛,专业。都是血与泪的总结啊!
“专业”这个词咱们一会儿还会继续延展,这是一个很有张力的词;先说“咬合痛”。
牙齿咬合痛的底层病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来自于我昨天的一次失败的训练当中。
在这个失败的训练当中,医助张苗苗扮演患者,我扮演接诊医生,院长、护士长以及童主任在一旁挑刺,一场年度大戏即将上演!
action!患者张苗苗进医院了,护士长本色出演:“您好,您吃饭了没?”
“恩吃过了,我牙疼,嘴都张不开,你们有医生给我看一下吗?”
“来,这边,让我们孙医生给你看一下吧”
孙医生本色出演兼粉墨登场:“您好,外面风是不是挺大的,您先把外套挂在衣架上。”
“恩,风确实挺大的,医生我牙疼,你帮我看看是什么问题?”
“好,您先躺上去,是哪个地方疼?”
“患者”张苗苗很配合就躺了上去:“我右边大牙疼,尤其是咬东西的时候就会隐隐作痛,不吃东西就不疼。”
“疼多长时间了?”
孙医生一边问一边用口镜和探针观察“患者”张苗苗全口牙齿的一个整体情况。
“就这几天开始疼的,一吃东西就疼,喝热的凉的都不疼,这是怎么回事?”
“呀呀呀,你这牙齿都被虫给蛀了,自己之前有发现吗?”
说着,孙医生先用探针刮了刮坏牙咬合面上面的的“黑线”(检查一下是否有深龋),然后用金属口镜柄叩了叩坏牙前后的正常牙齿和坏牙(检查一下是否有根尖炎症),再然后用热牙胶和冰棍在牙齿上试了试牙齿对于冷热的反应(检查一下是否有牙髓炎),最后还用碘伏涂了涂牙冠(检查一下是否有牙隐裂)。
因为之前和“患者”张苗苗商量好了是个浅龋,所以我说:“您的牙齿就是有点龋坏,需要把您牙齿表面黑色的腐质清理干净,如果烂的不深,可以直接用树脂给您补上;如果烂的比较深,需要给您先垫个底,再用树脂补上;如果已经露髓,就要做根管治疗。”
......
“树脂毕竟是给你补上去的,所以不能保证它不会掉。”
......
要是昨天是这样排演的,就不会有我昨天晚上的彻夜难眠了。
昨天排演的时候,我在没有做任何检查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情况下,直接跟“患者”张苗苗说:“你这个问题很简单,直接用树脂给你补上就ok啦。”
周围观众大惊失色。
这就是不专业的表现。说白了就是没有耐心的表现。有良好的态度是好事,说明你是上进青年。但是,在工作中,比良好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专业”,比“专业”更重要的是“难得的耐心”。
一个拥有“难得的耐心”的人,就好像是拥有一身绝世武功一样,可以笑傲江湖;同样,在牙医这个行业里面要想拔尖,成为少数派,成为一个拥有“绝世武功”的牙医,就要懂得去修炼“难得的耐心”。
总之一句话:用“难得的耐心”,让自己成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