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能成为神器,磨皮大法功不可没,今天来系统看下大法到底有哪些招儿。
1.中性灰
磨皮大法的本质是消除脸部光影的不均衡。顾名思义,中性灰方法是建立一个中性灰(RGB均为128)图层,并设置成柔光模式。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中灰色亮,则图像变亮,就像被减淡了一样;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中灰色暗,则图像变暗,就象被加深了一样;如果混合色(光源)就是50%中性灰,那么图像明亮程度则保持原状。在中性灰图层上,用加深/减淡工具或黑白画笔涂抹改变局部的亮度,就可以控制待修图片的亮度。画笔的“不透明度”和“流量”不要放太大,一般修皮肤都在30%以内。前景色的选择,黑斑要变浅一些就要切换到“白色”,白斑要变深一些就要切换到“黑色”,最后,调节画笔大小,在黑斑或者白斑处不断的画。另外,为了便于观察,有时候建一个单独的观察层,方法如下:
转黑白,注意改变红色、黄色,使皮肤瑕疵更突出;
更改亮度和对比度,突出瑕疵;
曲线增加对比度,突出瑕疵。
在人物图层用仿制图章或污点画笔修复工具处理大的瑕疵。然后盖印图层,在之上建立中性灰图层,叠加模式为柔光。隐藏盖印层,在观察层的帮助下,用画笔在中性灰图层涂抹。
由于中性灰精细处理过于耗时,可大致调匀光影后,用插件进行磨皮。
2.双曲线
步骤如下:
在图层的最上面新建一个组命名为“观察组”。在组里新建一个图层填充黑色,混合模式改为“颜色”,左右是去色,只观察明暗效果;创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适当加强一下对比,确定后把混合模式改为“柔光”;
在观察组下面新建一个组,命名为“双曲线”,然后在组里创建两个黑色蒙版曲线调整图层,分别调暗,调亮,并将蒙版设置为黑色;
先在较暗的曲线调整图层上用透明度较低白色画笔涂抹较亮的区域,在较亮的曲线调整图层中涂抹较暗的皮肤区域。
3.高低频
此方法的原理在于将图像的高频与低频分开。
将背景层复制两层,分别为层1,层2;
对层1执行高斯模糊,半径为5;
在层2点击应用图像,参数设置如图所示;
将层2叠加模式改为线性光;
在层1执行磨皮操作,具体为用画笔吸取肤色,前景为皮肤亮部,背景为皮肤暗部,画笔硬度为0,不透明度16%、流量20%左右,画笔尺寸不要太大;
亮部画笔涂抹暗处,暗部画笔涂抹亮处,将光影过渡均匀,不要都磨,只磨皮肤不对的地方。
大致调匀光影后,用插件进行磨皮。
4.插件
在调整完光影与大的瑕疵后,用Imagenomic Portraiture插件磨皮一般已经足够。参数设置如下:
其中模糊降低一点,使皮肤保留一点细节,亮度提高一点,使皮肤更加白皙。可针对皮肤中的高光和阴影进行两次磨皮。
5.通道
这个方法的本质是用通道把皮肤中的瑕疵选取出来并提亮,减少反差。具体步骤如下:
打开通道面板,自己感受每个通道的黑白对比,对比明显的越好,这里我们选择蓝通道,一般人的皮肤我们都选择蓝通道;
复制蓝通道 ;
找到菜单栏滤镜->选择->其他-> 高反差保留,选择 默认的10就可以了;
找到菜单栏图像->计算,将混合改为强光 ;
点击右下角虚线圆圈 将通道座位选区载入;
回到RGB通道,关闭下面计算的眼睛;
回到图层面板 找到菜单栏选择->反向,刚刚选择的选区不是我们需要的部分,反向之后我们选择的就是脸上的斑纹啦;
调整曲线,提亮,当然不能调整的太过啦 ,调一点点就可以了。
老师推荐的方法是高低频+插件和中性灰+插件,既能够调匀光影,又能够兼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