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点20,顶着烈日到达单位,打开办公室门后的第一件事,是从桌上拿本书跑去厕所。——真是让人幻灭。可这是我近两个月来,第一次认真想起看书这件事儿。突然有一种头脑清醒了的感觉。
毕业之后,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新媒体大行其道,纸媒节节败退,我也习惯了用手机刷刷标题,快速阅读,甚至到了一看长篇大论就心烦的地步。看书呢,哪有时间?
可回顾中学时代,躲在被窝里看《傲慢与偏见》、《牛虻》、《福尔摩斯》,就算熬夜到两三点还倍儿精神。真应了那句话,“时间挤挤就有了”。如今,下班回家无所事事,床头倒是放了本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逼格够高,可惜多久都翻不过前10页。
太多对比撇开不说,谈谈今天的感触吧。竟然因为多翻了几页书,突然、仿佛从我心里破土萌发了些什么东西——情怀,一种让人慢下来的情怀。真是神奇。
我曾被生活弄得有些盲目、茫然,现在似乎好一点了。
每天按时上下班,工作没什么成就感,但又占用了大半时间。生活平淡无奇。每天接触最多的,是办公桌对面的一位新出炉老爸的忧愁:岳父母和自己爹娘因为带孩子问题又吵架了。昨晚儿子半夜哭啼,究竟该不该频繁送医呢?隔壁的姐姐来串门总会带来新或旧的八卦,故事结尾都会有类似的寓意:看吧XXXX……这个社会真是太复杂了。同事L倒是能带来正能量,可惜总觉得人家飞的高,自己扑腾不了。日常大半,就是在看别人不停吐唾沫中度过。
下班后总提前一站下公交,走过一个快收摊的菜市,充分吸收生活气息,然后回家看泡沫剧。写到这里,脑袋竟然浮现出了电视里猥琐宅男的形象,打住!
前两天的一个炎热傍晚,打着伞走在街头,内心升出众多茫茫然。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塑料薄膜罩住自己,眼前什么都是清楚的,可就是闷得慌。别人老说,柴米油盐,这就是生活。可生活似乎缺了什么——情怀。
情怀,大概就是帮助你消化掉负面、麻木、焦躁、不知所措的情绪,给在井底面瘫着但又内心波澜起伏的你一根绳子,直指诗和远方。
我解释不出什么是情怀,应该有怎样的情怀。但对我来说,我在不快的生活节奏里内心浮躁,而认真阅读、充实自己能让我安静下来,这便是我该拾起的情怀。
内心的诗和远方,某种程度上和“中二病”异曲同工:看吧,我是不一样的!搞笑,但又有意义。
泯然于芸芸众生是大多数人的归宿,可是内心的情怀,能让你在乏善可陈的生活里,变得稍许不一样,进而过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