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末,各个公司陆续准备做年终述职总结。
不少朋友,一到述职就抓狂,不管提前多久通知述职,报告都是最后几天开始赶。然后这期间每天都很难受,不写惦记着,但是一坐下来又憋不出来几个字。根源还是没有思路,此外也是深怕「年终述职做不好,一年到头全白搞」。
那么这些朋友,认为影响他们撰写报告的常见的困难有哪些呢?
无法理解为一定要写,内心抗拒。
如何算写得好?有哪些必要的内容?
如何凸显业绩?得到他人的认可。
零零碎碎工作一大堆,如何下手?
它和总结的区别是什么?
述职报告 VS 工作总结
简单来说,述职报告要说「我是如何做好当前岗位职责的」。
述职报告的意义
1. 是绩效管理制度的一部分。
在岗位职责明确的前提下,要求担任一定职务的员工定期撰写述职报告,便于组织对员工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
以便根据员工自身的发展趋势,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选拔、培养,减少或避免使用员工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2. 述职报告,是他人评判该员工的依据
通过述职报告的形式向他人(领导或其他同事)汇报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让组织指定团队进行审查和评议。
3. 利于员工自我提升
通过述职的方式对自己前一段的工作实践进行回顾。总结以前的工作经验,汲取以前的失败教训,强化自己的职责观念。
这对于更好地探索本职工作的规律,促进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述职报告的误区
1. 过分自夸或低调
述职需要客观表述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成绩。包装的太好等于「造假」,说的太少不利于后续的绩效和晋升。
此外只写亮点不写缺点不足,想要藏拙,就会让他人产生不客观、不真实、不实事求是的感觉,
2. 机器人式流水账
太想把自己一年来干的事从头到尾都讲一遍,觉得自己很不容易。你的日常的工作,可能就是经历了多少环节,做了多少调研,组织了什么会议,举办了多少培训。
表面看你忙的跟陀螺一样,但是仔细一看你的业绩,其实表现平平。对公司发展没有什么贡献,工作的实际价值并不大,所以你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你的述职就是无效述职。
3. 乱拍马屁献殷勤
述职是自我工作内容的呈现,这个时候去把功劳归功于上级,其实毫无意义。
但也不是让你全然归功自己,成绩虽说是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但也离不开集体的智慧,离不开领导的决策,离不开同事的支持。客观描述即可。
4. 缺乏思考没营养
你的工作成果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你向上一步的,是你能否从工作中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总结?你的这些归因,能否在未来帮助老板做更多正确的决策。
如何写述职报告
述职是你与企业,公司领导的一次正式沟通。述职是对自己岗位和职责的履行情况的汇报。
述职报告,作为一份给别人看或者听的「报告」,你需要思考下你汇报的对象想要了解什么呢?我们转换身份思考下,是不是主要是:
这个人是什么职位?
在职位上做了什么?
他为什么要做这些?
做到了哪些?有哪些价值产出?有什么数据依据?
他还有哪些没做到的?
没做到这些他准备怎么处理?
以上问题经过整合后,面对不论哪一行业,哪一个级别和层次的领导,我们的述职报告核心内容都应包括以下内容:
—— 身份职责
—— 履职情况
———— 概述
———— 具体
——————— 亮点:数据支持,如何做到
——————— 不足:问题总结,如何改善
—— 未来规划
述职报告的基本原则
1. 内容真实
真实,是述职报告的第一要求。因为他是后续作为你绩效打分、晋升的重要材料依据。切记无中生有,过度包装夸大。
无论称职与否都要与事实相符。承担责任要恰如其分,既不争功,也不必揽过。
2. 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述职报告要写事实,但不是把已经发生过的事实简单地罗列在一起。它必须对事实、数据、材料等进行认真的归类、整理、分析、研究。
3. 内容周详、突出亮点
个人述职和领导讲话一样,不管讲多少,能让人记住的往往只是一小部分。因此,一定要把你工作的亮点突出出来。
在全面汇报任职期间所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要突出任职期间的重大成绩和创造性业绩,以表明自己的胜任和事业心。
首先,「人无我有」的工作是亮点,参与性的工作不作重点;
其次,成绩突出的工作是亮点,一般完成任务的不作重点;
最后,别人不了解的工作是亮点,全员都参与的工作不作重点。
此外述职报告必须围绕「职责」二字做文章。它的写作目的,不是评功摆好,而是为了说明是否称职。
述职报告的基础内容
1. 岗位职责
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是什么。有时整个公司或者整个部门汇报工作,很多人对你的工作都不了解,甚至很多领导也不太了解。
你可以给大家科普下,一方面可以展现自己对工作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显示自己的专业性。最重要的是避免大家对你的岗位认知不一致。
如果此时你还对你的岗位职责不太清晰,亡羊补牢的办法有:
跟上级再次确认;
公司招聘网站上翻翻自己岗位的 JD 描述。
2. 履职情况
这个过程中要梳理总结,不要单纯地说做了做了什么,而是该量化的成绩要量化,要说工作的成效和意义。
概述:
要用亮眼、数字化、提纲挈领的方式,集中展现工作成果,起到「摘要」的作用。一段话就能让他人了解我们这段时间的全部工作。
例:3 个月完成金山云迁移,节省云服务成本 30%。
具体:
自己主持开展了哪几项工作,结果如何;
协助别人开展了哪几项工作,结果如何,自己所起的作用如何;
在任职期间,针对重要的 OKR / KPI,自己是如何落实的,效果如何;
在工作实践中遇到了哪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自己是如何处理的。
以上各点,都包括成功和失误两个方面,不能只说成绩,报喜不报忧。
1)亮点:做到了哪些
能放数据就放数据,能放图就不放表,文字描述凸显你做了什么才有的这个业绩。
有数字:数字化+可视化,凸出成绩;
不能量化,可以引用他人的反馈
重点讲做了什么取得的这个成绩。
2)不足:没做到哪些
不足之处一要找准,二要分析透彻,三要有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工作的提升建议(制定和完善管理流程、制度、办法)。
不足即是给别人听的,让他们看到你的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监督你不断改进。更是给自己说的,不断改进完善自己,促使自己成长进步。
对自身的工作实践,还要能够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其中包括成功的经验有哪些,今后应该如何发扬;失败的教训有哪些,今后应该如何防止。
3. 未来规划
根据岗位职责,设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计划包括工作的目标任务,方向的调整及目的,自身及团队的提升计划。
可参考:管理规划手册
此外,也可以针对性的提升职业相关的专业能力或自身软实力,比如: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习惯养成、阅读能力等。目标要清晰、可量化、可执行。
常见问题
1.自己做的工作杂而乱,要怎么写呢?
静静的想一下自己这一年来干了些什么,脑子里先跳出来的那些除了时间近的,就是自己比较满意的或者领导比较重视的工作了,这些重点写写。
也可以将这些浩繁的工作,分成几小类,最终分小标题来写,这样就条理清晰了。
2.工作就按部就班的做,没什么亮点可以写,怎么办?
实际工作不出成效、不提质效,材料写得再天花乱坠,大家心里也明明白白,也逃不过群众的眼睛。
因为,工作亮点是靠实实在在干出来的,而不是靠写出来的。要想总结材料言之有物,必须要在日常工作上下功夫。
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注意摸索出可行性强、具有创新性的举措,促进工作提质增效。
寻找亮点应该在工作的时候就开始了,而不应该等到写述职报告的时候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