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该是一道光
文/郭霞
“记不记得申某某?”苏老师聊起。
申某某?好熟悉的名字。哦——“常考倒数第二的那个姑娘。”我脱口而出。
“对。那个姑娘,毕业时语文竟然及格了。初三复习时,她每天都要背写古诗词,错很多。就这,自己核查完之后,总要追着老师让给看看。”
听到这里,我赞叹道:“真了不起呀!”
我感慨,苏老师的了不起,她的爱像一道光。我感慨,这个女孩的了不起,像一颗闪烁的星星。可是,在她眼里,作为老师的我又是怎样的呢?
我想起,曾经教她时的场景。那时,她总是班里的倒数第二名,每门课都不及格。一次月考后,我同她约定:一起努力,争取及格。她坚定地望着我。是的,她不负所望,上课时笔不离手,早读时嘴不停歇。可是直到学期末,我快离开的日子,她依然在及格线前徘徊。对我来说,这没什么,学习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况且,有很多东西,比成绩更重要。其实,在我眼里,努力奔跑的她早就成了一弯美丽的彩虹,一道靓丽的风景。可是,那时的她,懂吗?也许,我,也未必真的懂吧。不然的话,提起她,我为什么总记得“倒数第二”的标签呢?除了成绩,她可是样样都不差呢。
又想到几年前,我和这个姑娘在楼道间相遇过数次。总是相对而行,却又擦肩而过,相顾无言。
或许,我曾点燃过她的希望。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她曾因为遇到我而笑容满面,欢喜雀跃。更有可能,我曾刺痛过她的心。在某个无人的角落,她曾黯然神伤,潸然泪下。联想到这些,我不禁扪心自问:对于这群孩子,我该教会他们什么呢?又该怎么教呢?
常常想,学习该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语文学习,便是通过语言文字学会与他人相处,与自己相处。迁移到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和自己相处,便成了我心心念念的目标。
如何与自己相处?珍爱自己的生命,了解自己的性格,培养自己的喜好,发掘自己的潜力……欢喜时,快乐在笔尖飞扬;伤感时,眼泪在纸边洒落。得意时,学会在书海里寻找安宁的港湾;困顿时,尝试在别人的阅历中积蓄力量,在上下求索中遇见“诗和远方”。
落实到教学中,我又该如何做呢?
温柔呵护,静待花开。
首先,成绩是绕不开的话题。与其自欺欺人,不如和学生一起坦然面对成绩,共同分析,一起努力。
其次,便是一些常规做法:降低要求,制定规则,同学帮扶。
除此之外,我还要做些什么呢?正面鼓励!鼓励——表扬——指正,循环往复。
最后,告诫自己:淡化标签,做好榜样。多一些耐心,多一份温柔。
爱,该是一道光,温暖而柔和。新学期,慢慢来,努力践行,总结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