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个重大的存在性问题:首先,存在性问题便是“存在”本身,即对“外在现实”之本体论框架的发现。
1、“存在”就是拥有的本体认知~本体存在反抗非本质存在之斗争。本体认知一定是对抗,我的生命怎样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这是一个恒常不变的本体性认知,它让你不断的澄清、联结、认知。
2、理性的核心:发现本质与非本质的边界。我们有时讲话很偏激、偏执、甚至虚无,都在涉及关于生命的探讨。
3、本质的核心:意义的结构化和解构,用佛家的话说就是:成住坏空,通过成住坏空这样的轮回来表达世界的核心理念就是它不断的生成,不停的演化,又不断的重新生成。佛陀在最早期发现只要形成就会有结构,然后形成结构性智障,然后崩解。
4、在前现代的情境中,传统在行动欲本体论框架的联结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为生活提供了一种专门适应本体论认知对象的组织性媒介,最初进行时间的排序性建构(当传统的行为模式居于主宰地位时,过去会把一系列“已被验证为真实的行为”插入未来之中,时间并非虚空,而死一以贯之的联结过去于未来的“本质存在模式”。此外,传统型创造了事物的固有感,它对认知元素和道德元素的揉和具有典型性)
5、传统型的人是困在行为模式中,还不进入思维模式的困境,传统型的自我结构在这个时代,它只是一个行为模式,是循规蹈矩的,不上升思维模式就不会产生质疑、怀疑,我们的父母辈都在行为模式上,他们帮你带孩子,用非常多的厌恶的方式去养育你的孩子,他们连反思都没有,觉得“我不就是这样子把你养大的吗?所以要用同样的模式去养育你的孩子。你可以认为:你用怎样的方式把我养大,我修改不了,可是我不会让你用这种方式再来碰我的孩子。可是你是否反思过:你的父母有什么义务再来帮你养孩子?你有那么多的怨念就是代际冲突里最复杂的,你要去对抗,要去修改,但是你又无能无力去带你的孩子,这也许是时间的问题,也许是心智的问题。同样,你就不具备现代性发展状况,如果具备你就会无论有多辛苦,都会自己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你承担不了,要依靠父母,又要有那么多的怨念就是前现代的自我结构。既不满父母又无能无力,一定是你的心智无能力,因为现在不是那个艰难的时代,资源匮乏,甚至会饿死,至于时间的问题也是可以协调的。
6、现代性是困在思维模式里。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会有那么多的差异?在早期困在行为模式里的人最容易被洗脑,最容易被实施精神控制,判断一个人具有现代性的核心指标就是~质疑、反思。在很多体制里面,有的人Ta是制度的代表,Ta不能去怀疑制度,就会被完全洗脑,不可能是现代型,只会是传统型。
7、道德元素与道德绑架与认知元素~认知的降维。
8、伦理与恶的来源。
二、几个重大的存在性问题:第二类存在性问题涉及外在世界与人类生命之间的关系~时间的维度(时间的无限与生命的有限),以前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觉得时间太漫长了,可是现在的小孩子不觉得,因为以前不具备现代性的多样性,也没有更多资源去激活你的欲望,没有多样性是生活方式和生命形态的多样性。而现代性的资源,可以手到擒来,资源丰富到你的欲望已经被激活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精神枯竭,一个极端是精神耗竭,但是程度不同。在西方电影里,因为忙会在圣诞节重新回归家庭,来陪伴家人,人们因为忙碌而变得冷淡,由冷淡发展为冷漠,也可能发展为冷酷。冷漠和冷酷怎么来的?你的个体传统性自我结构如果不发展,你碰到你的孩子,将是一场灾难。父母结构如果是传统型或前现代型的,面对孩子都会是一场灾难,因为传统型的自我结构就是会阻碍Ta,打掉Ta。典型的点式和线性思维,在经验模式中,当你想按照你以为的世界去教育孩子时,孩子根本不干,因为Ta们对时间维度的理解与你对时间维度的理解完全发生彻底维度的改变。
时间的无限与生命的有限,时间之所以有限是因为生命的有限,时间之所以产生强烈的压迫感是因为生命的有限。在时间的本身无限性当中,生命的有限实在是太脆弱了。时间维度是现代性的重要核心,意义的建构与节奏、节律的意义相关性。时间管理散漫的你意义建构一定是松散的,最高维的时间建构就是主体的自旋。如果你的主体自旋,孩子身上和你身上就有不同的时空感,主体自旋也有不同的时空感,你可以一眼洞见每个主体有携带着的时空感。如果这个孩子Ta就是要远离人群,那Ta实在是需要足够的单独的时间不想见人,千万不要逼迫Ta回到群体中,那样做会很危险,会导致主体的崩解(人格崩解)Ta只想有一个时空来独自舔伤,独自疗愈,即使Ta带有退缩、退化,但本身就是主体发出的信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时空感,用生命活性来进行指标评估,如果你的生命活性有3000年,你一定会看《荷马史诗》,你会看到人类几千年的演化中,核心的主轴一直未变。
三维是时空感,四维是时空维度,95后进入后现代,因为Ta们的多样性,不会轻易被路径锁定,因为多样性和多元化,让后现代的人和孩子不容易被单一路径锁定,Ta们会退缩也会退化,但始终有一线希望就是:不被路径锁定就可能有更多的人格弹性,被单一路径锁定的人格僵化程度会非常高。
三、他者认知之维:1、笛卡尔的身份与精神、分离与切割。2、胡塞尔的他者与共情。你生命中只要有他者,就会有善和恶,就有好和坏,迪卡尔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强调了人有思维性、思想性,理论是:身心分离,身体是身体,心灵是心灵,人是会思考的,不受制于身体,思想和精神都是实体,是身心分离的。“我思故我在”是因为我会思考,所以我存在。迪卡尔模式是纯粹的生物模式,你的精神影响不了你的身体。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心理~生物医学模式,80年代进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如果医生只给你看病,Ta就是生物模式;如果一个医生会跟你沟通很多病情后面的元素、成因,那Ta一定是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如果Ta还关注你的社交技能,社会维度,Ta就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那在心理康复里面,你如何进行自我认同?又由自我认同发展为社会认同,你的社会自我如何发展?,你会通过社会自我看到你需要足够的社会技能,社会技能里最重要的就是社会交往技能,社会交往技能里最核心的就是共情力,共情力就是体验到你之外的外在世界,经由这个体验再去找你的参照坐标。小孩子对星座很感兴趣,带着Ta去看心中那一个一个的星座,让Ta看到内心中的处女座是那样的纠结,那样的追求完美,但是你又不会因为一个星座而锁定自己,你不只是一个星座,你应该是整个星系。如果Ta的内在宇宙比较狭小,你就要帮Ta打开联结宇宙的开关,去引导孩子看到整个星系,内在的天空。
四、笛卡尔
一元论~上帝,不会有冲突。二元论~当心理和生理发生分离,“我”就出现了,就产生了自我,自我是超我和本我之间协调冲突的。点式人就是在一元论中,相信上帝,会被洗脑。二元论自我就释放出来了,自我是经由冲突释放出来的,二维人困死在冲突和矛盾中,无能无力,人格僵化程度越高接口越难建构,有路径依赖,需要走出困境。一维人没有冲突,直接被锁定,在金字塔最底端,很满足,发生事情不会处理,会为5块钱把你杀掉。三维人跃迁到冲突和矛盾之上,经由反思、质疑有了新自我的发现,进行结构性反思,硬通过。黑格尔说:从笛卡尔起,我们踏入了一种独立的哲学,这种哲学明白它自己是独立地从理性而来的自我意识是真理的主要环节,因为我会思考,所以我有我的立场,可以成为那个接近真理的主体。笛卡尔的二元论归根到底是人的二元论,世界的二元论,是在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一个是心灵,一个是身体。因为只有人才有灵魂,只有在人这个物种上才能体现出灵魂和身体这两个侧面的结合,维度越高,复杂性越高,表现出来的混沌性也越高。
这种二元论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论点:1、灵魂或心灵是一个思考着的实体,笛卡尔确定了人的主体性。2、身体也是一个实体,它的本质具有外延性,只是一个精神载体。3、我的灵魂与我所具有的身体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灵魂的本质在于思维,肉体则不能思维,肉体的本质在于外延,而灵魂没有外延,它不占据任何空间,因此,人本质上是一个思维着的事物并非本质上是一个形体,笛卡尔把人的灵魂和身体分开了。这种二元论实际上是心身二元论,然而笛卡尔为什么要将心身分开?是怎样分开的?分开后为什么要将它们统一在一起的?怎样统一的?其中有无出现矛盾?当我们看到一张集体合影时,我们的大脑究竟在进行怎样的活动?首先你会找谁?肯定是找自己,如果照片上没有你,就会去找你认识的人,你被经验、意识里面的记忆、痕迹牵引着,如果照片上没有你也没有你认识的人,你根本不会看。为什么我们不是植物人、机器人?为什么我们有情感和精神?问题是有层次的:基础问题、系统结构性问题、系统优化问题。在身心互动中,有一个重要元素就是:阅读、音乐、诗歌,让它来调动,激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