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6梁道丰白日梦想家
凯叔讲故事是一个专门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微信公众号。凯叔名叫王凯,是一名自媒体人。凯叔讲故事,不止讲给孩子的故事。
一、凯叔亲子社群ISOOC维度;
同好
《凯叔讲故事》源于之前王凯给女儿讲故事,把自己录制故事音频分享给幼儿园的家长以及上传在微博上,发现深受家长和孩子的喜欢,于是经营“凯叔讲故事”,慢慢的由原先的读儿童绘本故事,发展成亲子社群。
从这个“产品”面对的人群来看,一个是孩子,一个是家长;从《社群营销》一书中的资料看出,一般来说,除了自己的父母,孩子喜欢上一个人讲故事就不会听别人的了;王凯央视播音主持出身,结合自己孩子讲故事的经验,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儿童绘本故事,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家长们是一群偏向于理性的用户,亲子交流的需求强烈,所以这个平台对于孩子和家长都有很高的粘性,并且能够延伸出很多的亲子类产品,所以同好分1.8分;
结构
《凯叔讲故事》里录制的故事大部份都是免费,也有付费的产品。但没有看到社群的加入原则,家长的交流平台主要是QQ群,微信群,公众号里的亲子社区,孩子和家长也可在公众号的后台留言,王凯也会在后台进行回复,但主要还是家长们的自发组织和交流,没有看到严谨的群管理规范,所以在社群结构上打分1.3分;
输出
输出内容有:
不同年龄段、不同系列的故事音频和儿童绘本以及其他的产品;把孩子听故事完后自己画的画制作成的动画片“凯叔画剧”;凯叔讲故事的魅力小主播,让孩子把有多爱听凯叔讲故事,然后怎么听凯叔讲故事,怎么到微信里找凯叔这个话录出来,录出来之后把王凯和孩子的对话剪成一个对话放在前面去播;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反馈,打造的收费产品《凯叔西游记》;除了故事之外,公众号里还会推送关于孩子教育的文章;
社群里的内容主要还是以“凯叔”输出为主,大多数成员的只是参与,输出量少,所以给1.5分;
运营:
仪式感:《凯叔讲故事》好像没有入会规则这么一说;
参与感:在公众号里会发布一些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的任务;与用户沟通一起打造了不少产品,《凯叔西游记》、《凯叔画剧》;
组织感:家长都是自发的组织交流,孩子和家长也可在公众号的后台留言,王凯也会在后台进行回复;
归属感:孩子听完凯叔讲的故事后都非常的喜欢凯叔;家长之间的育儿交流;这一两年儿童节筹办的“失控儿童节”是广大家庭的狂欢;完成了“凯叔任务”还会送勋章,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鼓励。
在内容和活动上有用户的参与,但在社群的组织上过于去中心化,成员之间没有划分,所以给1.5分;
复制:
《凯叔讲故事》主要还是儿童绘本故事为主,延伸到一些其他的亲子方面的内容和产品,社群里的文化价值都是统一的,比如说凯叔在选择故事时就三个标准:阳光、自由、弘扬普世价值。但由于社群里没有一个明确的会员机制,组织性较弱,会对社群的复制性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打1.6分;
二、《凯叔讲故事》与其他亲子有声读物产品相比,它能圈到高粘度用户的原因;
首先是王凯丰富的的播音工作背景,从小就爱讲故事,在与自己女儿讲故事的过程中,知道了选什么样的绘本故事孩子会喜欢,如何让孩子跟着故事的节奏走。
王凯觉得,自己的声音会是下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声音。在这件事上,他非常自信,也很理性:“为什么孩子喜欢?首先,这是一个男性的声音。”王凯说,男性在中国孩子的成长中是缺失的,男人的声音让孩子有安全感,“从声带结构来说,男人的声音可变化的空间更大,层次更多。而且我配音、讲小说、讲财经故事,讲故事对我来说太容易了,更何况,我家里还有两只‘小白鼠’呢!”声音是王凯的资本和底气。
根据他自身的播音的优势和对故事的了解让他对每个故事的音频有了很好的把控。他还会根据家长们的反馈,不断的改进。当有妈妈抱怨凯叔故事讲得太过生动,孩子听完不愿睡觉时,王凯就在每个故事后面加读一首唐诗,唐诗读七遍,每一遍都降一些分贝,直到声音轻得像和孩子说悄悄话。
自身播音的优势、对故事的选取、讲故事时节奏的把控、与家长的互动,这四点让王凯推出优质的故事,深受孩子的喜欢,孩子喜欢了,就能让家长聚集起来;
三、凯叔的亲子社群与罗辑思维,米粉群,大熊会、秋叶PPT有什么异同点;
凯叔的亲子社群从最开始通过惟妙惟肖的故事吸引孩子,让孩子喜欢上凯叔这个人,延伸为家长交流的亲子社群,再到卖绘本,收费故事《凯叔西游记》等商业化的尝试,这一路径跟罗辑思维是相同的。
在社群的组织和运营上与这些社群的不同是没有明确的会员机制;我想用户的不同也是与这几个社群最大的不同。其他的几个社群的成员的决策权就在成员本身,而凯叔的亲子社群需要获得孩子与家长的一致认同。
ps:由于没有深入到凯叔的亲子社群中去了解,所以以上的内容都是处于外围的分析,如有问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