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的发生
此刻,是我余生中最年轻,最健康的一天。早上醒来,跟着母亲到市场买菜。一个声音在脑海中响起:42岁的我,离婚后,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把有限的生命都浪费到哪了?
过去的我,为了生存,一直拼命在岗位上不断地努力工作。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不允许自己懒散,不允许自己快乐,不允许自己犯错。同时也用此方式来对待身边的人,把家人和家庭都忽略了。
暮然回首,我的人生到底要的是什么呢?求生存的状态已经离我很远了,现在是需要继续追求事业,还是享受生活,享受当下呢?我不快乐,难道我就不配过上幸福的生活吗?该如何的调整我的生活状态了?
近来,这些疑惑一直在脑海里不断闪现。然而,内心像大海一般,浪花在一波一波地扑面而来,并露出了礁石,于是我走进盈和,走上了心灵成长之路。
这一路的走来,内在的渴望,越来越清晰,也找到了一个心中的他,于是有了一个想法,决定放下了我的事业,回归家庭。今天跟着母亲冒着寒风细雨,坐上公交车,到普君市场买菜。体验着家庭主妇的生活,这是我从来没有认真体验过的一段旅程。
踏入市场的一刻,我有一些不适应。道路窄,人多,单车也多,道路坑洼,一级高一级低。心里生起了一个念头:管理这么差,我穿着高跟鞋,很容易扭到脚的,要小心一点才行。
我生在一个封建的家庭里,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然而母亲为了谋生,把我放在外婆家养大。这却让我有了很多想法:谁说女子不如男?我是能与男生一样的,他们能做到,我也能做,甚至比他们更厉害,男女是平等的,我是够好的。通过这样实现自我价值感去搏取父母的欢心和认同。今天我看到了也知道了痛苦的根源,我是有用的,我还要证明什么呢?为什么还要苦苦地挣扎去满足这个未满足的期待?
然而我一直认为,当家庭主妇,在家不出去打拼,是一件会埋没我的天份,浪费我的生命的事情。它没有价值,所以我是不接纳这个角色的。
进入市场里,我看见很多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此刻的我,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买。母亲扯着嗓门说:走啦!出来再买吧!赶快去买肉吧!
由于今晚与他约定一起晚餐,不善于入厨房的我,没有拿定主意买什么?走近番茄档。我问母亲,想买些番茄,买那些好呢?母亲:“|你喜欢买那些就买那些吧!”我于是选了一档,买了几个,给钱后,母亲又说:“这里的番茄不好,没有那边的新鲜。你这么蠢,不会买东西吗?”
此刻的我满是委屈,内心的小船在巨浪中翻腾着。于是我生气地说:“是您让我自己拿主意的,喜欢什么买什么的,我买了你又抱怨我做得不好,没有达到你的标准,你是成心想吵架吗?”
这就是我们一贯相处的模式,我的原生家庭,在压力的状态下:
我:指责,打岔,讨好。
母亲:指责,超理智。
感受:生气,委屈,害怕,紧张。
感受背后的感受:挫败,没价值感,我不够好。
想法:对于少进市场的我,想学习选购一些好的食材,害怕自己做的不好。
期待:自己学会料理家庭生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期待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家。
期待母亲:教会我一些本领,而不是责备和不认可,接纳,包容和理解我。
我认为别人期待的我:样样都会,做一个全能的人。
渴望:价值感,别人的认同,爱,连接,独立自主,安全感。
此刻的我,内在是混乱的,紧张的,我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价值感,是一个伤痛来的。假如往内在的渴望走去,我可以有些什么的决定呢?
成长过后的我,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吗?可以不需要别人的肯定来满足和看待我自己吗?我可以自由地做我自己吗?允许别人没法改变了,我可以做到不受他们的影响吗?这一切的问题,内在的声音向我提问。
思索过后,我有了新的发现:1、我已经长大了,这是过去旧有的应对模式,我可以停着不走,继续使用旧的应对模式。2、今天的我,已进入心灵成长一段时间了,手上也有了比过去更多的方法和资源。我可以增加一些什么来改变一下现状呢?
在新的位置里,我可以尝试告诉自己,我是够好的,我是足够好的,此时此刻我已经用我所认为的最好的方式去选择了我的生活,我要为自己负责,至于不会的我可以继续学习,我是足够好的。我是有价值的,我已经做到了我认为最好的了。不懂的我可以学,做错了,我可以改,所以我是一个好人,我是足够好的。我是一个好人,我可以允许自己,接纳自己的现状,允许我不断地精益求精,也允许我自己犯错。
老师说过,成长了,不是没有问提,而是问题来了,能快速的觉察,转化,疗愈。此刻我的内心升起了一种能量,平静了很多,更稳定地站在公交站前,等着回家的巴士从远处驶来。
感谢萨提亚,感谢我在成长路上的一切遇见。感谢盈和,感谢贝曼博士,感谢黄琳老师。让我找到一条回家的路,并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然后带着我的经验和经历,与助人者培育营的老师,同学,一起融入贝曼博士的让中国6500万人更幸福的愿景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也欢迎你的加入,一起来学习成长,祝福天下众生离苦得乐。
2017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