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画人物形象,与叙述事件的发生过程,都可以用到一些表现手法,以将文字锻造得更加生动有趣。写人和叙事的表现手法,我们在前两篇文章中都已经讲解过了。今天,我们要讲解写景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的表现手法。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美丽的大自然在陶冶人们情操方面的作用。但是,由于时间与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却不能时常待在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地方。因此,游山玩水之时,深受美景感染的人们往往喜欢将自己所领略到的美丽景色用文字的形式书写下来,一则作为自己以后回味之用,二则为了向他人分享那些曼妙的时刻。于是,“游记”这种文体就产生了,游记主要是写景的。景,有平面之景,也有立体之景。平面之景,大概只着力于视觉层面的意象刻画,堆砌多了,难免令人有“视觉疲劳”之感。而立体之景,不仅“绘色”,还能“绘声”,让读者读来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若要立体地去刻画一处景物,那必然要用到“动静结合”——这一绘景的表现手法。
唐诗宋词中写景的名句,大都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如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其中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明月松间照”写出了高悬于空的明月,那明月将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当然,也洒在了山间一尘不染的松树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这样的一幕美景,给人一种明净清幽的感受。而“清泉石上流”则打破了沉寂,写出了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作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而后一句则是动态描写,写出了泉水的流动以及流动时发出的声音。前后两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从而更加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用了“动静结合”这一表现手法的诗词名句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万籁此俱寂,唯余钟磬音”……
国学四大师之一的王国维(其他三个是陈寅恪、梁启超、赵元任)曾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写景的句子都是为了抒情的。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或环境的渲染来抒发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感情,这种表现手法就叫“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这一表现手法常常出现在散文与诗词中。像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以及杜甫的《春望》……
就拿杜甫的《春望》来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前四句中没有一句直接地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然而,通过诗人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我们却不难读出他“力透纸背”的亡国忧愤和离散感伤。此处虽不“言情”,却胜于“言情”!
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感情的手法叫“借景抒情”,而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抱负与志向的写作手法,则叫“托物言志”。
如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全诗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语言简练。诗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和决心。这就是将自己的志向寄托于石灰之上,以物写人,令全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同样用了“托物言志”这一表现手法的诗词还有王冕的《墨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以及黄巢的《菊花》……
以上就是我们这篇文章要讲的三种表现手法,也是最后的三种表现手法了。其中绘景用的是——动静结合,而抒情用的是——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好好学习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