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一对夫妻外出,骑一头驴走过第一个村庄。路人见了,指指点点说,真残忍,两个人一起坐在驴子上,妻子听了,跳下驴子,让她的先生坐驴子,自己走着。
到了第二个村庄,村民们又开始议论:“这男士真自私?自己骑驴,让妻子走路。丈夫听了,也跳下驴子,两人一起下来走路。
可是到了第三个村庄还有人笑话他们:“有驴不骑,真是大傻瓜!”故事,也是现实的影子。
我们都曾为迎合别人的观点失去自己。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假装磨掉了许多棱角,却真的丢掉了独一无二的性格,在乎得越久就越分不清生命到底是活给谁看
02
在《世界的奇妙物语》里有这样一个关于贴标签的故事。成宫宽贵是一名银行精英,为人严苛,喜欢在心里给人贴标签。但有一天他发现,
在给别人贴标签的同时,别人也在给他贴标签。
表面和善的出租车司机,认为他是一个吹毛求疵的顾客;
表面恭敬的下属认为他是一个冷血的人、自以为是的垃圾。
而一旦他做了好事或说了好话,身上的标签就会变成蓝色——好的评价。
为了得到好的评价成宫宽贵只能不断维持好形象,委屈自己的感受,成全别人的快乐,来获得所谓的“幸福感”
所以生活在博取别人好印象的负累中,失去了自我,也失去活着的快乐和意义,整个人几近崩溃。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既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何不随性而过,随心而活。
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自己不懂你自己。
活在别人的世界中,即便过得再好,也不过是个傀儡。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便再差,可你依旧是个王者。
.03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成长于一个经济学家庭,从马友友一出生,
父母就为他安排好了人生路线:做一名出色的经济学家。
而在一种受命式的努力中,读小学的时候,马友友就是学校的“数学之星”,
在许多数学竞赛中获得大奖,父母老师都为他而开心,而他自己却觉得丝毫没有乐趣可言。
一次偶然路过,他发现大提琴才是他真正喜欢的,而后他坚持想法,说服父母。
中学毕业时马友友就在曼哈顿得了全市音乐会一等奖,并前往哈佛大学就读。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的音乐名声渐渐大了起来。
2011年在接受由奥巴马亲自颁发并佩戴象征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时他无比感慨的说:自己的人生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们自己,我不认为父母为我们指的路一定是错的,但能行走在自己铺设的人生轨道上,则一定时最开心的。
恰如尼采所言:
你要搞清楚你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
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对待生命不妨大胆冒险一点,
因为你好歹要失去它。
04
2005年,薛之谦因参加选秀节目《我型我秀》获得四强而正式出道;
同年9月,签约上腾娱乐一签就是七年。
只提了一个要求:在七年里出三张专辑2006年,薛之谦的一曲《认真的雪》红遍大江南北:
这是薛之谦的第一张专辑,差点也成了他的最后一张专辑。
做完第一张唱片就换老板了,宣传资源什么的一概没有。
要做音乐,就要有钱,没有人能出钱,就自己挣。
他卖了房子,开火锅店、淘宝店,用赚的钱自己做音乐。
2016年,薛之谦再度红了,霸屏各大综艺节目,音乐屡屡登金曲排行榜。
现在的薛之谦是段子手,是导师,可他最乐意承认的还是歌手这个份。
在音乐梦想的这条路上,薛之谦做了自己想做的,
走了自己想走的路,无论成功与否这一辈子就很值得了。
坚持梦想的过程,也是活出自己的过程,跟随梦想的音符看清自己,固守灵魂阵地。
05
作家十二曾写过一篇文章,讲述普通家庭女孩儿攒钱去念书、旅行,做自己想做的事儿,
结果文末一堆留言说,谁不想这么过,但是这么过到30岁,不就耽误结婚了吗。之
后十二在朋友圈说到这件事,她很感慨:
那些真正看过世界的女孩儿,没一个最终嫁不出去、被耽误的;
我倒是看到啥也没干成就结了婚又离婚的。
长久以来,我们中国人的特色就是提倡集体主义,别人的看法大于自己的感觉,
我们从一出生就被教育需要更多,要去竞争,要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
其实需要的很少,不过是活着,创造自己的规范,按自己的方式运转。
不要害怕折腾,害怕世俗的定义,不要怕按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生活。
余生没那么长,请你讨好自己,活得像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