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作者:李明波
共赏影单:有话好好说
关于思考和认知,第03篇学员投稿
本文3578字,预计阅读时间10min
打算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想到一部老电影《有话好好说》。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张艺谋,主演是姜文,很有意思很好玩的一部片子,推荐给大家去看看。电影的内容和我想表达的内容,基本没有关系。我只是感觉这个名字好,正合我意。有话确实要好好说,不仅要好好说,也要好好听。
1、表达无处不在
小时候我是一个非常老实的人,当然现在也是一个非常老实的人。父母经常责备我嘴笨,不会说话。
在农村里,族氏内部都是排资论辈的。我的名字是李明波,就是“明字辈”,在家族里的辈分非常高。所以一些年龄比我大一轮的人,我要直接叫他们“哥哥”。
这让我非常不好意思,所以每次见到他们,我都是欲言又止,要经过一番思想纠结才能喊一声“哥哥”,偶尔还会结结巴巴的。他们看我这样,也不会说什么,只是笑笑。
如果父母亲在场,他们就一定会说我:嘴真笨、不灵活,不像谁谁家的孩子,特别会说话。
湖南郴州,我老家
更加严重的是,小时候每逢春节外出拜年,看到一些亲戚的时候,我总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心里在嘀咕,嘴上则支支吾吾,向亲戚拜年问好都显得极不自然。
总的来说,小时候父母对我的印象一直都是如此。我似乎也心知肚明,认为自己的口才、自己的表达非常差劲。
我在家里很少说话,交流甚少。你说心里不自卑吧,那是假的。
后来,我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
父亲做过几年村干部,任职期间有订阅报纸的习惯。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文萃报》,这个报纸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时事政治、经济动态、医学科研,最过瘾的是故事文摘。
当时的故事文摘,有点像现在说的鸡汤。先说一段某某的经历,再总结出一个人生哲理、为人处世的态度。但我非常喜欢看。
为了保存这类故事文摘,我买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把所有精彩的故事都剪下来,用胶水贴在笔记本上。看到哪就贴到哪,成了一个行走的素材铺。
高一的时候,我经常看《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还买了两本《新概念作文》。别人文章里的好句子、好段落,我会直接手抄记录在笔记本上。
那个时候的我,痴迷于此。我的想象空间、精神空间和大多数人不一样。记得学校举办过一期作文大赛,我暑假写的文章被评为优秀作文,刊登在校报上。
如此荣誉的时刻,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其实写文章也是一种表达,表达我们的内心和所思所想。
可惜的是,那个笔记本后来弄丢了,高考之后再也没有找到。实属一大遗憾,本想可以作为我当年阅读和写作的见证。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大学毕业之后,我开始从事影视传媒方面的工作。
在青海卫视选秀节目《花儿朵朵》导演组团队,负责晚会大屏幕LED的创意设计和制作。当时我们团队负责十场总决赛级别的直播工作,对团队成员而言,每场比赛都如同一场战斗,要经过细致的事前准备和反复彩排。
每个选手在唱歌的同时,基本上都需要舞台后方的LED作为气氛烘托。我的工作就是根据歌曲的气氛情绪、表达的情感,设计制作LED的内容,以此来配合选手的表演。
选手在舞台上唱歌,是一种表达。我设计制作的创意LED,也是一种表达。当两种表达配合到一起时,就是完美的节目,perfect。
从青海卫视跳槽之后,我进入湖南广电金鹰纪实频道,从事影视导演和剪辑的工作。
我们团队经常与湖南卫视、安徽卫视、重庆卫视等各大平台进行合作,为他们拍摄电视宣传片、广告片,提供影视相关服务。
高强度的工作,快节奏的输出,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加深了我对影视行业的理解。
无论是前期的文案创意,还是中期的拍摄执行,后期的剪辑成片,都是一种表达。我们竭尽全力要表达的内容,必须与客户需求一致,与整体创意一致。
影视语言,也是一种语言。每个镜头、每个画面,都是一个句子。
镜头拼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片子,就如同所有的句子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这就是影视语言的表达。
2、表达水平有高低之分
说了这么多,把我自己的经历整体串下来,就是为了引出关键主题:表达。
表达是一项基本的技能,无处不在,无处不需。
说话、与人沟通、当众演讲,属于口头语言的表达;
写文章、写书,属于文字的表达;
微电影、电视宣传片、电影,属于镜头语言的表达。
画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属于各自领域的艺术表达。
把以上所有的形式,提炼成两个字“表达”之后,我对“表达”的理解更加通透、更加明朗了。
先说说第一个方面。每个人的表达水平,是有区别的。
比如口头语言的表达。小时候,我的口头语言表达水平就很弱,但是有的同龄人非常伶牙俐齿,讨大人喜欢。我现在已经有所进步。
职场中总结汇报工作,开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年会上当众演讲,也属于口头语言的表达。有些人说半天,同事和领导都抓不住重点;有些人刚开口两三句,要表达的意思就已经明朗了。
比如文字的表达有人写的文章结构混乱、逻辑不清晰,读者看半天也无法理解。有人写的文章条理分明,主题明确,逻辑论证一目了然。
现在市面上很多书,有一个说法:即便每天读一本书,我们也读不完所有的书。因为出书的速度,远快于我们看书的速度。书的数量虽多,品质却良莠不齐。
有些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极其明晰地呈现在书本上,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所得所想。也有些作者鱼目混珠,滥竽充数,打着畅销书的名号坑害读者。
比如影视语言的表达。中国的电影市场巨大,观众也非常热情,但是好的电影作品却寥寥无几。
君不见,多少烂片横行于市,其出品方、导演、编剧可谓是坑蒙拐骗,对观众极不负责。每个导演的审美能力、影视语言的驾驭能力,是千差万别的。
网上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冯小刚和李安之间,差了100个陆川。虽然是开玩笑的戏谑,但也能看出其中的门道。
其它艺术领域,从业人员的表达水平同样如此:不是各有千秋,而是参差不齐。
3、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
所有职业、所有领域,说到底都是“表达”这一技能的外显,“表达”才是核心所在。
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才是改变自己、实现人生跃迁的根本方法。
职场中表达水平高的人,能得到同事和领导的更多认可,得到更多晋升机会。
文字表达水平高的人,写文章也好,写书也罢,能得到更多曝光的机会,同等条件下成功的概率更大。
影视语言表达水平高的导演,对镜头、画面和电影艺术有更高的审美,他们拍出来的片子更容易打动观众,获得肯定。
既然表达水平如此重要,那应该如何提高呢?
我公众号的上一篇文章《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中,提到了一些方法论。与“表达”这个主题结合起来,我再说一说。
首先,跳出自我的小圈子,把自己置身于大环境中,深刻认识到自己当前的表达水平如何。可以不告诉别人,但一定要跟自己说实话。
只有深刻了解自己当前的表达水平,才会有足够的决心去改变它。
其次,在自己努力的方向上,向更高的表达水平看齐,学习高手的表达心法,有机会的话可以亲自请教。
你身边肯定有非常优秀的同事,向他们学习;
互联网上随时能看到优秀的文章,各类好书也很多,向这些作者学习;
看到好的影视作品、好的电视广告,留一个心眼,记住它们的导演和编剧,向他们学习。
有机会的话,可以到他们的公司实习或者直接去应聘,近距离体验观察。蚂蚁私塾的创始人蔡叔,多次在公众号和朋友圈发布招聘的信息,这些都是机会。
通过模仿高质量、高水平的表达,能更快地掌握高手的心法,了解高手的思维方式。
最后,遵循科学的逻辑,身体力行地反复实践,反复刻意练习,积累自己的复利效应。通过自己的练习,你能逐步吸收高水平的表达方式,更有可能摸索出自己的表达方式。
模仿优秀的演讲,你能领悟到哪些地方是需要注意的,情绪和表达如何调整。
模仿优秀的文章、书籍,你能领悟到作者写作的思路,比如结构如何安排、逻辑叙述如何推进。以此为基础,你能快速进阶,总结出自己的方式。
模仿好导演的作品,你能领悟到导演在想什么,比如场景的布置、人物的走位、分镜头的安排等,如此你的思维水平才能提升到新的层次。
这一切都离不开自己的主动,主动去试错,然后通过试错进行总结。
4、倾听者的角色
表达是一项基本的技能,几乎应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所有场景。有了表达,就有了对话。
口头语言表达,是表达者和听众的对话。
文字表达,是作者和读者的对话。
镜头语言表达,是导演与观众的对话。
我们是表达者,同时也是听众、读者、观众,在此统称为倾听者。
作为表达者的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赢得更多认可。
作为倾听者的我们,同样要修炼自己的表达水平,否则无法与表达者对话,也会落后于大多数人。
我们看书、看文章,是在跟作者进行对话。看电影,是在跟导演进行对话。如果我们自身的阅历和思维能力有限,这种对话就很困难,无法解码对方表达的内容,更加无法引起思考和践行。
表达者和倾听者的角色,是随时切换的。唯有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才能游刃有余。每一个读者朋友,包括我自己,都应该认识到这点。
有话好好说,也要好好听。OK,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与我一起践行吧,感恩有你,把时间当成朋友。
每天深度思考,
来蚂蚁私塾和我做同学!
别忘了喜欢+评论喔,2/22-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