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一些原因,一直没有去画室上课,原本以为这段时间可以让自己好好休息,起码不用来回各40公里的跑,但是实际上却与自己想的事与愿违。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个得道高僧,自己现在的修行和过去的修行有什么不同,那位高僧说,事情都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就是现在砍柴的时候只想着砍柴,挑水的时候只想着挑水,而过去却不一定。
吃饭的时候想着画画,画画的时候却想着家里的植物有没有浇水,家里的毛孩子有没有吃饭,剪不清理不乱的琐事总是萦绕在自己的脑袋里,无法专注,体会不到所谓的心流,更是产生自己对绘画的热爱程度的怀疑。
整整一个8月,都在对自己的质疑之中,我到底对绘画有多爱?
脑袋里仿佛被抽走了一些东西,曾经面对画画是无所顾忌的炙热情感此刻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客观而理性的自我对话。
如果让自己放下画笔会怎么样?
如果让自己原理画画会怎么样?
... ...
如果说66天前重启的写作是为了让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一个记录的地方,那么画画又是为了什么?
我忘记了问了自己多少个灵魂拷问,但是此刻正在写这篇文章,脑袋里蹦出的声音,让我似乎知晓了答案,为了记录美和所思。
在文字发明以前,图画一直是被原始祖先所使用的的,各种简单的纹路和图案,更是祖先们用来记录时间、记录时间的直接方式。
而文字的发明也是从最开始的图案演变过来的,如果说文字是直接记录,那我更喜欢图画的形象而生动的记录。
在读日本国宝级染织家的散文随笔《一色 一生》的时候,时常会被里面的优美的语言所感动,“我开始相信人类的本质从未改变,创造力也没有思考衰减,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探求心亦从未消失。只是,我们本可以更率直地观察、感受和创造,这条路却在末端变出多方,被杂以多途,难免要让人迷路了。”(摘自《一色一生》)
不得不说,我就是其中被世间繁华所迷乱的其中一人,归看历史上的伟大或成功人物,无论古今中外,皆拥有一颗匠人之心,匠人之气,恰如我文初提到的得到高僧所言,做一件事就从内之外就只是一件事。
时间是世界上最公平的存在了,谁也不多,谁也不少,而此刻对过去一段时间的贪心到差一点让自己走上了歧路,总想着一分钟可以干出多件事情。
现实的结果,不得不让自己警醒,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从小耳熟能详,然而总想要做更多的贪念却往往令人得不偿失。
写到这,遮挡内心的那层雾霾彻底消散。
原本想要上传几幅最近的手绘线稿,但是想起应该尝试多形式绘画,翻出了积灰已久的平板,翻了几分钟,倒也是能翻出几幅20年尝试的作品。
就作为接下来,我的每日一画目标的开始吧。
每日一画,在读梵高与弟弟提奥的书信中也常被提到,如此伟大的历史画家都这般做了,更何况热爱画画的我或者你呢~
210826 早上6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