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除了《经济发展理论》这个题目,还有个副标题叫「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这两个标题完整概括了全书所讨论的主要内容。全书共六章,前面两章具体阐述了他的「创新发展理论」,后面四章分别对信贷与资本、企业家利润、资本的利息以及商业周期展开论述。其中最需要仔细阅读和体会的是前两章,尤其是第二章。在这两章中,作者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揭示了两套经济理论体系,并引出了本书最重要的创新理论和企业家精神。
那么到底什么是创新呢?当我们走出家门,无论去上班,还是邀了三五好友把酒言欢,小区前随处可见的不同颜色的自行车似乎在告诉我们,这就是创新。
熊彼特是怎么看待创新的呢?我引用一下他说过的两段话:
熊彼特说:创新应当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不是投机商,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
熊彼特也十分简洁地总结说:
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创新。
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习惯了不变,并美其名曰,习惯是最强大的动力。在经济学中,我们把这种不变称之为「静态」。在第一章中,熊彼特描述的就是静态的交换经济体的基本特征: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合土地、厂房、机器、人工等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再按市场价格交换和分配,产品的价格和销售数量稳定在一个经济均衡点;经济体中只有生产者、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出资人(资本家)等,但没有熊彼特概念下的企业家。同时,货币仅仅用于流通,而不作为一种储值的财富,经济体周而复始地进行简单再生产。
从经济史的角度看,人类历史的许多时间,往往处于这种静态之中。曾经有历史学家估算过,秦朝末年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用品,与清朝末年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用品,其实并没有很大的不同。也往往是在这样相对静态的状态下,才可能出现那种传说中前知多少年、后知多少年的诸葛亮式的人物,因为当时的产业结构、经济运行方式等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
历史与现实均表明,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社会是发展的而非停滞的,经济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而所谓的经济均衡大多数时候都不过是一种理想状态。经济体具有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在第二章中,熊彼特从动态和发展的视角探究了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系统地阐述了创新与企业家理论。他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不是均衡理论所宣称的消费者需求变动,而是生产者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现有的生产要素,即创新。比如苹果手机,并不是用户们突然提出这一需求(消费者需求变动),然后纷纷要求苹果开发非键盘手机,相反,是(生产者)以新的技术和方式重新组合了现有的生产要素,「创新」出这一全新的服务。尽管,我们必须承认,这一新产品想赢得市场的认可,是必须能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的。是生产者看到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在此基础上,改进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再比如前面提到的港交所,主动调整《上市规则》,针对生物科技、不同投票权架构(同股不同权问题)及第二上市问题做了相应调整,以方便更多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
本书书名中的「经济发展」,就是这样一个由企业家借助信用,间断地通过创新打破旧均衡、推进新组合的「创造性毁灭」的过程。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三个要素:生产资料的新组合(即创新),信用,新组合的执行和执行人(即企业和企业家)。创新的过程往往是间断的而非连续的,创新的执行人,也即企业家往往是来自新的企业而非旧的生产部门。企业家为了执行创新任务,往往还需要借助银行、风险基金等外部信用的支持。严格说来,熊彼特笔下的创新多数发生在新设的初创企业内,而且也并非所有的新设企业都符合。但是,现代的经济体,虽然还有苹果、华为等智能手机创造性破坏传统功能手机的创新过程,也有柯达胶卷被数码相机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以及电商对很多零售商业的创造性破坏过程,但是更多更普遍的是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创造性破坏过程、甚至同一部门不同团队之间的创造性破坏过程。现在的企业规模、企业组织的复杂程度远远不是一百年前所能比的。比如腾讯内部微信团队对 QQ 团队的创造性破坏。更甚至是同一企业的自我颠覆、创造性破坏自我的过程。
创新的结果,也就是发展的具体表现,熊彼特归纳为以下五种:一是引进新产品,也即产品创新;二是引入新技术、新生产方法,也即生产方法创新;三是拓展新市场;四是扩大原材料的供应源,可泛称为供应链创新;最后一个是重构行业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即生产组织创新。如果大家留意财经新闻,这五种创新随处可见。技术创新往往直接体现于新产品中,比如我们已经习惯的微信,其就是移动通信技术巨大创新的见证者和代言产品;最近几年,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生产企业加大对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改造,算是生产方法创新的一种表现。而中国高铁出口多国,填补了很多国家高铁线路零的突破则是典型的拓展新市场。另外,目前国内的日常消费中,大家应该都已基本习惯了微信、支付宝的扫码支付,其实从经济学角度上,这是一场不容忽视的支付领域组织革命,正是广大第三方支付企业对传统的支付方式的创造性破坏,才让我们大家的日常消费变得如此便捷。
创新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来自创新的人,而从事创新的人便是熊彼特笔下的企业家。在熊彼特的理论体系中,企业的基本职能是创新,执行创新的人便是「企业家」。在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一定要注意区分熊彼特的「企业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企业家」在内涵上的根本区别。熊彼特的企业家并不只是企业主、资本家或者高级经理人,他们的本质内涵是执行创新,应该说他们的企业目前都在坚决执行创新,所以我们可以称他们为企业家,但当有一天他们的创新意识衰竭了,不管是什么原因不再创新了,那么在熊彼特意义上,他们就不再是企业家了,尽管,我们还可以称他们为企业主(老板)、高管、甚或资本家等。甚至有一天,他们的企业会被新的企业家「创造性破坏」掉,而沦为旧的生产部门的一部分。这个过程看似残酷,却恰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源。
除了企业家这个概念容易混淆之外,熊彼特还对「发明」与「创新」进行了区分:只有成功实现了商业化的发明,才可以称为创新。我国古代有非常多伟大的发明,例如,我们通常会说足球也好,滑雪也好,在中国历史上起步都很早,但是,往往因为种种原因,在中国市场上没充分实现商业化,所以不能称之为创新,也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上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效。其实不仅发明不等于创新,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同样不同于创新。比如,本书德文版发表那年第二次获得诺奖的居里夫人,她夫妻虽然发现了元素钋和镭,却放弃了商业化尝试,而是无偿供全人类使用。而法国、美国的一些企业家则成功实现了商业化,成功地将X射线用于内科和外科医生检查病情,不仅大大改善了医生的诊疗水平,也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有了从事创新的人,也有了创新的方案还不够,经济发展的真正实现还需要第三个元素:信用。如果大家没怎么听说过信用这个词,那换成金融这个词可能大家就耳熟能详而且更容易理解了。企业家有了创新设想后,可能向亲朋好友借钱,可能向种子基金、孵化基金融资,也可能采用包括众筹在内的其他形式的民间融资,当有了一定规模后还可以向银行贷款、发债券甚至公开发行股票融资等。随着中国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的融资方式和融资环境在不断改善。相比上世纪,如今,企业从初创到成熟期各个发展阶段都有了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但是,不同的融资渠道在融资成本、花费时间、融资工作专业度复杂度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区别。也正是深刻认识到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目前世界上主要经济体都在努力改善金融监管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于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当前,一些主要的证券交易所也都在积极调整上市门槛,重点就为了吸引新经济公司上市。
在论述了经济发展的本质及其三要素之后,熊彼特在随后各章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信贷与资本、利润、利息和经济周期等经济学概念和经济现象。相对来说,这些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距离更为遥远,如果不是从事经济研究工作,无论从理解的难度上,还是理解的必要性上,可能都不如前两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