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线公布了,也许很多人会觉得一考定乾坤,殊不知无缘参加高考的人,也可以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在漫漫人生路绽放独属自己的风采。
前两天参加一个女性创业论坛,手机通讯行业的谢丽分享了她的创业故事,赢得了大家阵阵喝彩,她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我没有高考也没有中考,我的学业止步于小学。”
谢丽是湖南妹子,家在大山深处。当衣着光鲜的她,告诉大家自己小时候不知道吃饱饭、穿新衣是什么滋味时,只记得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地里田间忙活,身上手上都是干活留下的印记,有砍柴的刀疤也有摔伤的印迹。现场很多人都落泪了。
热爱读书的她在小学时,因母亲生重病不得不辍学,现场很多8090后都惊呆了,想不到新中国同一时代的人会有这么不同的人生。
人的出生从来就没有公平可言,有人含着金汤匙,而有的人却含着黄连水。谢丽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涂满了悲苦的底色。
14岁的时候,她南下广州,成了生产线上的一个女工。一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缝纫女工生涯,她一干就干了五年。也没留下多少钱,她把绝大部分的钱都寄回了家。
可比起在老家缺衣少粮的生活,谢丽已经很知足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挑起了全家的重担。
如果不是因为闲余时间爱翻翻书,也许她也和村里的其他女孩一样,到了适婚年龄找个工友一嫁了事,结婚生儿育女。
可是有一次,她在《知音打工版》的时候,看到一个同样出身贫苦的女孩,通过自身的努力,从摆地摊开始到创下自己的服装品牌,成功逆袭,华丽转身。
这打工女孩的心路,唤醒了谢丽内心的沉睡的力量。她说,别人行,为什么我不行?
那种与生俱来的不服输的一醒来,谢丽马上行动起来,一心一意要改变自己。
“我能干什么?我小学毕业,我这么多年,只是一个车工。”她思来想去后得出定论,要有出路必须以后要自己做老板。
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就去靠近什么样的人。她打听到自己有一个远房亲戚在杭州在杭州做生意,马上联系,辞了工作就去投奔他。
到了杭州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创业,就是在工地旁,开了一个临时小卖部。
谢丽有些失望,可没想过退缩。她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既然选择了来杭州,就算是扫大街,我也得在杭州活下去。
没有学历的谢丽谎称自己初中毕业,做过家政、大排档等服务员,她目标明确,找服务员工作仅仅是因为有包吃住。
在工作中,她发现学会做销售,才可以更快抵达目的地。可人才市场里,但凡销售的工作都要初中毕业,无奈之下谢丽打了城市牛皮癣上面的小广告,做了一本高中毕业证,去应聘手机店营业员。
她说刚开始上班时,她连手机的型号都念不清楚,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把她难住了,她打电话找了念中学的表弟,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标上中文的音,学了一周才学会。
担心老板炒鱿鱼,总是第一时间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在兢兢业业工作的同时,帮老板打杂搞卫生甚至接送孩子上下学都抢着做了。
那些时候,她说:我有一个外号“没关系小姐”,后来同事们有事没事也都爱指使她。谢丽总是一句话:没关系,好的,我来。
她隐忍毫无怨言,倒不是为了别的,她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来积累经验,丰富自己,在她的心性里,她知道自己不会永远是一个卖手机的。
慢慢地,迎接客户她最积极,专业知识她掌握最好,店务管理她最熟悉。处理客户投诉她从不惧场,慢慢地她成了整个团队不可替代的那个人。老板看在眼里,只要一有培训学习方面的课程都优先给谢丽。
后面的事情,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老板拓展新店,她成了店长的不二人选。她勤奋好学上进,在业内很快口碑传播开来,有一个新的品牌来浙江打市场的时候,她果断地抓住了这个时机,拿出全部积蓄并借了点钱,真正开始创业生涯。
谢丽用了近十年的沉淀,从一个工厂的流水线女工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品牌手机的省级代理商。期间当然是吃过很多苦头,可在竞争激烈的年代,她带领着团队,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活得很好。
谢丽说,我没有公主命,可我有女王心。我相信人生而不同,可是命运却是紧紧地攥在自己手里。
谢丽从自己开始做老板,就发愿每年都会把收入的百分之三十捐献出来,资助失学女童,帮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对接贫困家庭,她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她总是说,我没上过学,却得到了这么多的回报与精神财富,我一定要回报社会,尽微薄之力帮助他们。
她还想告诉学子们:高考是起点却不是终点,我没有参加过高考,可我依然过好了这一生。帮助了很多孩子圆了高考的梦。
她说,我们有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她要,所以背水一战,全力去争取,就算没参加过高考,也照样过好了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