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孝道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其内容之丰富、意义之重大已经不是现在人所能熟知的了。
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惜身保命为孝之始。
孔子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所以他总说,危邦不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孔子他老师家是很惜命的,究其根源,就是因为一个“孝”字!
孔子说,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所以,孔子虽然到处碰壁,但是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寻求明君,以施行自己的主张,而扬名于后世,使父母荣耀,这也是为了一个“孝”字!
孔子说,孝道是人类对天地法则的深刻领悟,是效法上天那永恒不变的规律,是人的根本天性,天子遵循孝道,就能感化民众,因此其教化不须严肃施为就可成功,其政治不须严厉推行就能得以治理。
孔子说,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
事亲以敬,父母身死而孝犹存
孔子说,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事;父母生了病,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祀,要严肃对待,礼法不乱。这五方面做得完备周到了,方可称为对父母尽到了子女的责任。侍奉父母很多礼仪和规范的,这里就不赘述了,除了父母在时的侍奉,父母去世了,依然要尽孝道,仍然要按照父母的教导来处事,仍要致力立功以显父母荣耀,仍要怀着思念的心情去祭祀等等,所以,孔子时代不会说“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因为无论父母在或不在,终自己一生都要行孝道。
综上所述,古时的孝道不但是德行之本,更是治国之要。
如今的社会还应该发扬孝道吗?
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乃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当今社会受到各种思想的冲击,孝道日衰,父母纵容子女,子女不敬父母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极端的子女对父母恶语相向、拳打脚踢、甚至为了一点小事残忍杀害父母,虽然我们现在并不依靠孝道来治国,但是作为人的基本道德要求,难道不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吗?如何重拾孝道,值得每个人用心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