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了一篇文章《谈起被爸妈辅导作业的经历,听听孩子们的心里话……》,里面附有采访孩子们的视频,看时,忍不住眼眶湿润。是为,孩子们对父母付出的感动?还是有些场景语言是那么的熟悉?
"唠叨",一件事,强调来强调去。唯恐孩子听不明白,做不好!。效果甚微,甚至没有效果。站在我们大人的立场上来说,对孩子唠叨,是在不断地向孩子表达我们的意思,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在管孩子有没有听进去,自己爽完就算了。
而对于孩子来说呢,爸爸妈妈说的那些话,根本就不是在跟他沟通交流,更像是父母的一种自我发泄,跟他自己没什么关系。
唠叨,只会削弱语言的力量,你说了那么多,孩子未必能消化。其实沟通,尤其是亲子间的沟通,因为有“血脉”的联系,有时候更无需多言,适当地留给孩子一些思考的空间,更容易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妈妈不在你身边,去电却又少,"唠叨",深深检讨!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适当的提醒是有必要的!会教育的父母应该是宽容、宽松、宽厚的,而不是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指手画脚!好父母会变"说"为"听"!。
"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为成为好父母,努力吧!加油!"。为有觉查的自己点个赞!我相信我会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