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估算时间
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错误。在时间领域有一个与墨菲定律同源、但貌似悖论的侯世达法则值得牢记: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指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为什么任务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预期?
这就是人们做事时的真实境遇:一旦开始,就会发现“意外”接踵而至。原本做的准备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经过准备的就不再是问题”,而真正遇到的问题个个都是之前不曾想象抑或无法想象的,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所谓“渐入佳境”最终只能是少数人的感受,大多数人在此之前早已溃败。
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呢?因为 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呢?
有些任务是你所熟悉的,即以前曾经做过的。由于已经做过一次(或多次),所以,你清楚地了解该任务的每一个环节,知道应该如何拆解任务、应该怎样分配拆解出来的子任务、每一个子任务有多少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需要耗费多长时间、哪些步骤需要格外小心……在这种情况下,正确估算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是很容易的。
然而,有些任务是你所陌生的,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必然会遭遇各种所谓的“意外”。其实它们根本不是意外,只不过是因为你对任务不熟悉,它们才成为了“意外”。实际上,这些“意外”是任何完成该任务的人都必然会经历的事情。 只有完整地执行一次任务,该任务的属性由“陌生”变为“熟悉”之后,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些“意外”。
对学习来说,任务“陌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学习本身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常常需要花费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的时间。对工作来说,任务“熟悉”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工作本身是一个应用已知的过程。当然,不同的工作,情况还是有所不同。例如,有些工作需要更多创新,有些工作可能前所未有……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的真实属性往往是“一部分熟悉,一部分陌生”。这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前文描述的那个貌似悖论的法则总是应验——我们必须处理未知,而从陌生到熟悉,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这个过程无法逾越。
想要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通常,“反正比一般人想的长多了”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2.及时行动
什么时候执行才好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际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二十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明知自己很拖延的人很痛苦,因为他们不是不知道该做什么,二十不知道为什么“无法进入状态”——这是他们能想出来的对自己的行为最拿得出手的描述。
明明焦虑的不行,拖延的人为什么迟迟不开始行动?本质原因:在于内部,外部的恐惧。
来自内部的恐惧: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但最终换上“拖延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即认为那些能做对,能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直接做好的。从表面上看好像确实如此,那些能做对,做好的人,总是显得从容不迫,轻车熟路。面对这样的人,那些犯了错,做不好的人根本没办法不自卑,不怀疑自己。
所以,很多人做事拖延的原因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没有哪一个拖延的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当他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这描述一针见血。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任何人,无论任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去做事。说一个人不怕困难,那是假话。谁不想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可现实就是如此。做事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遇到困难的时候,心平气和地面对就好,因为这不过是生活常态。有时候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依然没能解决问题,却眼见别人轻松过关,这确实令人气馁。不过,这也是一种生活常态——在任何一个领域,总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表现的更好,费力更少。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有四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勤能补拙。不过,相信这四个字的前提是“接受现实”,否则这四个字发挥不了任何实际作用。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人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在自己做对,做好之前,通知已经了解做对,做好事什么样子。于是,无论能否做对,做好,人都觉得自己有能力判断别人是否做对,做好。
所以,尽管自己不怎么样,却可以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评价鄙人做的对不对,好不好。所以,一个人一旦开始认真做事,被嘲弄,被耻笑的几辆车将远远高于被夸奖,被孤立的纪律——这几乎是肯定的。
事实上,那些真正能做对,做好的人,绝不会随意超能,打击别人,因为他们是做对过,做好过的人,他们一路走来,心里非常清楚做对,做好有多么不容易。所以,他们不吝惜一切机会去鼓励那些尝试做事情的人。这甚至可以当作一种测试方法:如果一个人经常嘲弄他人,那么只能说明他自己不怎么样;否则,他会像那些极少数已经做对,做好的人一样,给与别人真诚的鼓励而非嘲弄。尽管那些能真正做对,做好的人有时也会给出负面评价,但这写评价通常是“建设性的负面评价”,并不是为了获得优越感而发出的嘲弄。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没有谁从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碰碰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的常态。而动辄给出非建设性评价的人,往往不是证据做事的人,他们和那些证据做事的人深处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生活常态。
还有一个微妙的现象需要注意。尽管在一般的环境中,时间的运动是匀速的,但实际上,就人的主观感受来说,时间的运动肯定是加速前进的。对“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有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
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1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¹⁄₅,即20%;而对一个50岁的成年人来讲,未来的1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¹⁄₅₀,即2%。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会觉得时间运动得越来越快。
更重要的是,人在小时候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愈发感觉时间过得慢;随着年龄增加,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当然就愈发感觉时间过得飞快,稍纵即逝。由此看来,小孩子的感觉自然是“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而“人生犹如白驹过隙,瞬间而已”大都是老年人的慨叹,也是他们的切身感受。
如果能将这种认识纳入自己的心智,你就不会再对“最后期限”有那么荒谬的幻觉了。只要接受了必须完成的任务,你就会有真切的紧迫感,因为你知道,时间必然越走越快。而且,你现在就已经明白:“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有的时候,也许还没开始就发现自己已经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明白了这个道理,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3.直面困难
就算没有低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算已经按时开始执行任务,很多人还是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为什么有的人好像一直在忙,却总是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其实,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读书的时候也不例外——上学时总有一些天天笔不离手、眼不离书、屁股不离板凳,成绩却很差的学生。这种情况的存在往往会使人们不禁怀疑“努力”的可靠性。还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而已。
无疑,他们的效率低下。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如果世界上的任务都是由简单的部分构成,全无困难之处,那就没有人会遇到挫折或者遭受失败了。可现实明显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