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懂得和自然和平相处,才能获得健康。今天我们来看看《真原医》这本书中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书中很多理念都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蔬果类怎么吃最好
上章我们说了缺乏营养素的食物叫空食物,其实过度加热的食物也是空食物。因为所有的新鲜食材里都有一种活性酶。当加热到48度以上,这种酶就会丧失活性。这样的食物其实是给人体增加消化负担的。
蔬果中含有不同的植化素。比如菜花中的叶绿素能张善体味,抗炎杀菌;葡萄中的花青素能改善视力,抗菌抗病毒;大蒜中的硫化物能提高免疫力,降低胆固醇防癌;西红柿中的蕃茄素能抗氧化,保护心血管。
所以,作者建议蔬果类尽量生吃。他提出了十字原则:蔬菜要打汁,水果要生吃。蔬菜汁进入人体后能迅速吸收,而完整的水果可以提供膳食纤维。这些都有助于减少胃肠负担,提高身体机能。
蔬菜打汁服用是具有科学依据的。日本医学博士荻原义秀用30多年的研究和自我体验,让生病的自己恢复了健康。
作者提出,蔬果就是人体最好的医药品。每天3份蔬菜两份水果,提供身体足够的养分和材料,就可以让身体达到自我疗愈的功效。
最好的蛋白质是来自哪里
当谈到这个问题,肯定有很多人都会回答:奶、蛋、鱼、肉类就是最佳蛋白质来源。可杨定一博士却告诉我们,适合我们人类的最好的蛋白质其实是植物蛋白。
蛋白质里有23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必须通过食物获得。而这8种完全可以在蔬果中获得。那为什么要尽量少从肉类中获取呢?
杨博士认真研究了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生理结构,发现我们人类不管从牙齿、唾液、消化系统都和食草动物更为接近。所以,植物蛋白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
你知道吗?大猩猩只吃水果和竹叶,体重是成年人的3倍,力气却是成年人的30倍。书中还一口气列举出十位某项运动的世界纪录保持人,这些运动员全是素食者。
已有研究表明,动物蛋白由于加热的缘故,丧失了很多活性酶,更容易产生有害物质,于人体很多疾病都有致病相关因素。
每天25-30克的蛋白质就能供给人体所需。至于到底是吃荤还是吃素,还是看个人习惯。但切记过量的肉食带来的很可能就是健康的损害。
健康饮食有诀窍
知道了吃什么健康,接下来就得告诉你怎么吃才健康了。
你有多久没有认认真真吃过饭了?有多少人一边吃饭一边刷剧;有多少人一边吃饭一边谈生意;有多少人一边吃饭一边训孩子;又有多少人每天就是随便应付三餐,吃饱了就好。
书中告诉了我们七个诀窍:足够时间、均衡饮食、缓慢进食、小口慢吃、细嚼慢咽、感恩食物、专心吃饭。
吃饭其实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我们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让自己享受这个过程。一盘食物从收获到烹饪,经过了很多工序,我们要对他有足够的感恩。
同时,身体也告诉我们,在专心吃饭的时候,我们的血液就会集中在胃部,这样更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你总是三心二意,不停的想这想那,那血液就会分布在你其他关注的地方。这样就会影响身体的消化吸收。
再来说说细嚼慢咽。书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位业务员,40岁的时候,重病缠身。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不愿意给他投保。后来他咨询了一位擅长养生的朋友。朋友给他的建议就是细嚼慢咽。
他听从了朋友的话,每一餐都要嚼2500下,吃东西中不喝任何液体,仅仅半年,他不仅瘦了下来,身体也奇迹般地好转,各项医学指标都恢复了正常。
其实,细嚼慢咽也能有助于减肥。因为当我们在慢慢吃东西的过程中,大脑会及时接收到身体已经饱了的信号,会避免你进食过多食物。
大致来说,理想的饮食比例应该包括约10%—20%的蛋白质、20%—30%的脂肪和50%—60%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你正在减肥,那就得适当调整这个比例。
综上所述,健康的饮食不仅需要我们改变原有的观念,更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尝试践行,注意健康饮食的七个技巧。那么,食物带给我们的就是身体内在的和谐,让我们舒适而健康。
好了,今天就读到这。我们明天来学习饮食健康新概念,说不定会有更多更新的发现喔,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