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牍墨迹与隶书的兴起
从考古发掘出土的资料来看,隶书作为篆书的草体,在战国时期已逐渐萌芽,而在秦王赢政统治时期,发展迅猛。反映这一进程的,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出土的秦系简牍墨迹。
《青川木牍》,1980年在四川青川县郝家坪战国秦墓出土。毛笔墨书,书于战国秦武王二年(前309年)。这是一件能反映战国中晚期民间书体开始由篆向隶演变过渡的墨迹。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字形还完全保留着篆书的形体与用笔特征,但更多的字形已经压成方扁,出现了隶书式的笔势、笔顺和转折动作。
《云梦睡虎地秦简》,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竹简1155支,内容为《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等十种,书写于战国末期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前217年,墓主人“喜”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小吏。
《云梦睡虎地秦简》(图1.43)的字体为早期隶书,由对篆书的省简和草写而逐渐演变而来,有些字形结构保留有篆书的成分,但用笔已有明显的波挑与转折动作,即是古文学学者所称的“秦隶”。《云梦睡虎地秦简》总体上的隶书特征比战国晚期的《青川木牍》要强烈和成熟得多。就风格而言,睡虎地秦简笔致浑厚,平实简朴,与楚系简牍的烂漫态肆和极尽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里耶秦简》(彩图五),2002年6月出土于湖南龙山县里耶废弃的秦代古井中,总数达36000余枚,主要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迁陵县的官方文书档案,已经整理发现的纪年在始皇帝二十五年(前222年)至始皇帝三十七(前210年)年间。字体与《云梦睡虎地秦简》相似,都是秦隶。
《里耶秦简》出自不同的书写者之手,每个书者在所记录的内容之后,以“某手”的形式具上自己的名字,“手”就是亲手书写的意思,相当于后世书法作品中的“某某书”。
《里耶秦简》记录的是地方档案,在其背面常常留有低级官吏的练习之作,其中一支简的背面还记录了乘法口诀表。从正、反面的对照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最为日常的书写,也要求训练有素。正面的正式记录较背面的练习之作而言,有着明显的工拙之别。
里耶简与通常的竹简不同,是木简,简也比较宽,一简通常书写多行字,类似木牍,记录较为完整的一段内容。其书法的体势也因为多行的书写而略呈纵势。字体与睡虎地简同为秦隶,时代也相接续或有重叠,但笔致意味于所用简的形状与书写者的不同而略有差异:睡虎地简笔致圆润,气息淳厚;里耶简则瘦硬通神,章法茂密。里耶简的书法意味,似乎与其后抄写于秦汉之际的马王堆帛书《纵横家书》有着某些一脉相通的关联。关于隶书的兴起,班固《汉书·艺文志》认为在秦始皇时“始兴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简约,施于徒隶也”。
从出土简牍结合文献记载来看,早期隶书应是在战国晚期到秦代时期,篆书在甘益繁重的日常书写中,由于省简趋便而逐渐产生的。而史籍所记载的程邈所定隶书的功绩,则应当是在于整理、规范这些在民间流传的隶书,并获得官方的认可而加以推广。《云梦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的出土就表明,这种作为日常手写体的早期隶书其实已经获得秦朝官方的承认,在官方公文中被普遍采用。同时,在现已出土的众多秦简牍墨迹中,见不到类似秦皇刻石那样的标准小篆体,这表明小篆体在秦代应该是作为在某些庄重性的场合才使用的字体,而实际日常生活广泛应用的,应是出土简牍中所见的秦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