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鹿鸣没有去警局,那边的事有刘青去办足矣。他返回了海川大酒店,把自己的部下集拢,商量下一步的安排。
千里寻真笑着对鹿鸣说,“案子也结束了,你是不是打算商量回北平了?”
“你觉得案子已经结束了?”
“不然呢?”
鹿鸣伸出一指,“还差一个人。”
“你是说‘蓝蝶’?”
孟晓云插进来说,“对啊,‘蓝蝶’没有落网,案子就不能算破。”
“你们不觉得,这案子从信使遇刺,明星被杀,再到现在会谈代表再遇截杀,如此费尽心机,是不是太不同寻常?他们最终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二女苦思片刻忽然瞪大眼睛,异口同声,“海城易帜。”
“对,几乎所有的目标都与海城易帜有关。那么海城易帜的关键人物是谁?一定是韩铭伟。从开始的阻止信使,到现在的拦截代表,都是为了阻挠韩铭伟与北伐军联系。再有,‘黑蝴蝶’为什么会把这么多的杀手集中在剧团?最开始的动机,应该很可能是在适当时机击杀韩铭伟。只是因为韩铭伟为人谨慎,防范严密,他们才开始对其他人下手。只是一次次失败以后,他们又会怎么办?”鹿鸣层层剖析。
“直接对韩铭伟下手。”千里寻真脱口而出。
“对,他们狗急跳墙,很可能在最关键的时候,选择对韩铭伟下手。海城易帜,没有了韩铭伟肯定会失败。杀韩铭伟就是一步绝杀之棋。‘蓝蝶’迟迟没有露面,显然在准备这步绝杀。我们接二连三出手,已经打乱了她的布局,同时也减除了她的助手。埋伏在海城的棋子,都已经被拔除。外援的三只蝴蝶也落网了,事到如今,蓝蝶不得不亲自出马,也正是我们抓捕的最好时机。”
“你似乎已经胸有成竹,知道‘蓝蝶’是谁?”千里寻真问道。
“八九不离十。”
千里寻真看看孟晓云轻笑,两个人一起说,“我们也猜到了。”
“是吗?”鹿鸣笑问。
没想到宣仪安和刘三喜也异口同声说,“我们也猜到了。”
“好啊,大家写在手心上,看看我们猜得对不对。”
五个人都在手心上开始写字,然后一起伸出来,相互看看,一阵大笑。
“好,那就分头准备吧,这次务必让‘蓝蝶’俯首就擒。”
鹿鸣离开海川大酒店去了宿靳东的家。宿靳东已经不住在督军府,他认为自己危险已经解除,就回到了自己家里。鹿鸣到的时候,宿靳东正在书房写新剧本。
宿靳东把鹿鸣让到自己书房,又倒了杯茶。
“鹿骑士,这里比不了督军府,很普通的龙井,将就喝。”
鹿鸣摆摆手,“我这个人不讲究。”
他看看案头,问,“宿先生又在写新本子?”
“呵呵,改一个元剧的本子,重新创作没有这么多时间。”
“何故要这样赶时间?”
“督军打算在易帜前一夜,亲自登台献艺公演,以示庆贺。”
宿靳东这话,让鹿鸣心中一动。
“究竟是个什么本子?”
“墙头马上。”
《裴少俊墙头马上》(简称《墙头马上》)是元代白朴创作杂剧。
该剧讲述李家小姐千金与裴家少年少俊游园偶遇,互相爱慕,互致情诗。男问:“为谁含笑在墙头?”女答:“莫负后园今夜约。”二人相约私奔,在裴家花园匿居七年,终被裴父发现赶出。后几经周折,再得团圆。
该剧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裴少俊、李千金的自由结合反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他们不顾家长的压迫,坚持不屈,表现了青年要求婚姻自由的坚强意志和对爱情的忠贞。裴少俊进士及第后,他的父亲就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这就揭露了作为封建礼教的代表者的虚伪和势利。
在这个民国初年,改写这样的本子,倒也贴合。加上这个剧本人物简单,主要就是一对男女主角,其他都是配角,倒也合适剧团现在的状态。
李千金独居深闺,心里苦闷,于春暖花开的季节到花园中游玩,在墙上看望,遇见品貌兼优的裴少俊坐在马上经过。两人一见倾心,私下结成夫妻,并生了子女。但裴少俊怕被父亲裴行俭知道,便把李千金及子女藏在自家花园之中,住了七年。后来被裴行俭发现,斥李千金为娼妓,把她赶走。裴少俊后来进士及第,去接她回来,她坚决不肯。这时裴行俭夫妻也去恳求,她也不允。最后由于儿女的痛哭哀求,才夫妻团圆。
该剧的故事情节本来源于白居易的一首诗《井底引银瓶》:“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鹿鸣一下子就想到一个问题,剧本演出之前,必然需要很多时间来排练,韩铭伟哪里来这么多时间?安全问题又如何处置?
“时间来得及吗?你的本子都没有完成。”
“本子刚好完成了,只需找人誊写几份即可,很快的,明天即可让剧团排练。”
“你的意思是韩督军饰演其中的男主角裴少卿?他哪来时间去剧团排练?”
“不需要,你不了解韩铭伟,别看他是督军,其实更是话剧界的神人,如果不是他当了督军,而是跻身在这个行当,完全没有其他男星什么事儿了。”
“这话怎么说?”
“韩铭伟不仅扮相俊美,演技出色,而且还有一项绝活,就是不需要任何排练,拿过本子就能演。”
鹿鸣大奇,通过真没有想到堂堂督军大人,居然还是话剧奇才。
“竟有这等事?”
“所以不需要他曾经排练,剧团排练的时候,随便找个人给女主角配戏,让女主角可以换入戏即可。”
“原来还有这种办法。”
“还有一点,剧团只剩下一个谢春霞。谢春霞虽然这两年名气没有岳梅花和卢秀玉那么红了,从第一退居了第三,可功底摆在那里,舞台经验也摆在那里。就算是岳梅花和卢秀玉都在,恐怕也没有本事适应上台瞬间换人搭戏。说实话,我这个本子,就是为他们两个出演写的。”
“原来如此。”鹿鸣暗想,这还有至少韩铭伟少了一层威胁。
鹿鸣想起什么,又问,“对了,我好像听你说,谢春霞小时候就是你的邻居,那么后来呢?”
“我和谢春霞自幼住在城南的海龙里,那是一个下层百姓居住的地方,可不知道怎么在谢春霞8岁那年,一家子就不见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直到二十年以后,谢春霞忽然出现在海城,而且成了女明星。我们重逢之后,她告诉我他们一家子,去日本接受一笔巨额财产,然后定居在日本。她祖父是日本人,叫寿男郑二。她在日本喜欢上了话剧,又读了日本著名的艺校。因为思念祖国,也思念小时候的伴侣,所以毅然回国。接下来的事,你都知道了。”
鹿鸣从宿靳东的话里,听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内容,或者算是似曾相识的内容。那就是谢春霞离开海城的时间,竟也是只有8岁。鹿鸣想到了卢秀玉说过的话,“他们在中国掳走4-8岁的孩童,甚至为了掳走这些孩子,而杀害孩子的家人……”
卢秀玉的印象里,自己的父母就是被害了。这是那段记忆十分迷糊,毕竟当时她只有6岁。
鹿鸣产生了不同寻常的联想,却并没有在宿靳东面前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