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成都之行划上了句号。对于成都,我一直有一种不舍的情怀,我可以想象七十多年前祖父从成都红照壁逃离的情景,之后,按祖父的话说,还好,活下来了。父亲也活下来了,我也活下来了……我又转回成都,不知这是否算一种轮回?
这几天,陪太太女儿逛了武侯祠、锦里、动物园、环球中心、兴隆湖、太古里、少城公园……除了兴隆湖,其它都是我所熟悉的景点。我所关注的,其实并不是景点的本身。自皇城毁去,成都便失去了一半的风姿,其它老城,大多也仅空留其名。武侯祠的“柏森森”也仅有入门的那一段。像“洗面桥”“驷马桥”“磨子桥”“九里堤”“骡马市”等这些的来历,年轻一代已经说不出了,他们成天往返于地铁,为生计而奔波,压杯没有时间来了解这些,一座城市的厚重文化,也将湮没于钢筋混凝土之中。华阳人不懂《华阳志》,都江堰人不知灌县,黉门街人不识繁体,不知再过十年,二十年,又是怎样的浮萍文化相替?
在华西,我给女儿讲华西的来历,让她和华西创始人騅塑合影。我担心不久的将来,这尊雕塑会被拆掉,那一段历史将被抹掉,华西钟楼也会随之消失。在少城公园,我给女儿讲满清,讲少城公园的存在,讲保路运动,讲抗战纪念碑……在武侯祠,我们讨论刘备政权的获得,诸葛亮的六出祁山,邓艾的偷袭成都……
这次的成都之行,我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年轻人身上,毕竟他们才是成都的未来。年轻一代会享受生活,但他们不太会品味生活。生活中的酸甜麻辣苦,他们会承受,却不大会思考,或许,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即便是地铁上,他们也是用手机刷视频消遣的方式来释放双肩的压力,情侣间少了些亲密,招呼时多了些做作。不过,风驰电掣的赛车呼啸而过,他们的眼神中不再有羡慕和期盼,或许,他们知道这不属于他们的生活吧。
在动物园,不经意间我看见谒圆悟禅师墓的指示牌。禅师墓在动物园,这是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当年划昭觉寺之地建动物园,住持是多么的无奈?顺着这条道,却没能在不经意间看见禅师墓。我想,这就是所谓机缘未到吧!如果刻意去寻,反而落了下乘。待得《碧岩录》参上一段时间,或许,墓前就能闻得禅师一声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