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过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一时茫然、一时思涌,错综迷离,思绪不知何往,张口欲言,却又哑口无言,只得数语,简述浮影。
《北京法源寺》其书
这本书以法源寺为线索,记录了维新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批大人物在寻求救国过程中各自的选择及心理历程,其中夹以种种历史事件、形形色色各个阶层的人,短短篇幅,内容丰富到惊人的地步。
他在自述中如此评价这本书:《北京法源寺》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的史事人物为横剖,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等,都在论述之列。
读过之后,只觉事实也当真如此,毫不夸张。
李敖其人
台湾著名作家、史学家、思想家。特立独行,傲世无羁,自称写白话文,五百年内前三名都是李敖。曾两次作为政治犯入狱,出书一百余本,九十六本被禁。
以上,都是网上查到的。
而其实我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网上能够查到的资料,这也是我读过他仅有的一本书。只是有一种奇异的感觉,不吐不快。
许多年前,我在网上看到他的种种称得上奇葩的作为,只觉他是个神经病。年岁较长时,我又觉得他是个勇者。再后来经事渐多,我不愿太过随意评判他人,只觉得他才华横溢的同时又太过桀骜不逊,只可远观,但如若为师为友,必定是不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他应该是个让人敬而远之的人。因而依靠仅有的这些了解,我很尊敬他,但我是个俗人,他这样的生活方式我完全不赞同。
想来想去,我想到墨明棋妙的一首《天命风流》,这首歌的文案很适合描述他:世事纷争闹不休,半身癫狂我自有。嬉笑怒骂皆堪乐,霁天谁与话风流。
再说《北京法源寺》
他的这种观点与性格,也完全能够通过他的书体现出来。
1、以对白展思想
这是一部历史小说,而那段历史我们都知道,那么一本书如果要成功,看的就是细节、是作者本人思想在其中的展现,这一点,李敖做到了,而体现的方式,就是其中人物大量、深入的对白。
谭嗣同与法师论佛、康有为与法师谈善,大刀王五凭一腔豪气,梁启超不断超越。至于变法中的死事还是死君,改良还是革命,精彩句子无数,无不叫人掩卷深思,读了又读。
依我来看,这本书中最成功、最精彩的部分全部在人物的语言中。
2、思想溢于内容
但同时作为一部小说,如果以传统小说的评判标准来看,这可能也是这本小说最失败的地方。
一部小说的思想性固然重要,但它毕竟还是一个故事,故事性也还是很重要的。在这部小说中,李敖赋予了它太多的思想上的东西,而这些思想全部承载于人物的对话中,让人只觉得思想在言语的枝头摇摇欲坠,几乎要涨破书的封面,几乎要从人物体内喷薄而出,总有一种奇妙的违和感,那些理论上的东西也造成了这本书读起来偶尔觉得稍显枯燥。
3、披着历史小说的个人志
这本书中,有大人物,有小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抉择。大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特别是谭嗣同,李敖通过自己的文笔,让读者理解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观点,各自不同抉择的理由。在英雄气概这一方面,塑造得非常生动。而一些相对无关紧要的人物,如法师、小和尚普净、大刀王武、以及光绪,也分别把他们最突出的特点展现了出来。但是这些人物有些过于高大上了。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因为作者过于强烈地想把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人物的口表达出来,就造成了这部书与其说是历史小说,倒不如说是披着历史外衣的、作者本人观点的宣泄,不同的人物发表作者在不同方面的观点,造成了这些人物有些脱离了真实的血肉,在很大程度上一个个的都太过高大上了。只其中谭嗣同的描绘能够见到人性的更多面,也因此我认为谭嗣同的角色是全书最出彩的角色。
4、不过谁管呢?
不管它是不是一本出色的小说,符不符合世俗眼中好小说的标准,这正是它的特色所在呀!好看,大家愿意看,就行了。
据说这本书也有许多人不喜欢,也有许多人认为其中包含着一些糟粕的东西,但于我来说,他人无权干涉,我喜欢,我爱看,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