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波爷是个技术宅,不喜欢说话、有什么事情感兴趣了就要扎进去研究好一阵子的那种。
之前另一个朋友准备买房、跟大家伙聊着深圳的房价。有人开玩笑说:
“怕是天生劳碌命,这么贵的房子就算真买了我都要租出去。哪里舍得自己住~。”
于是一伙人认真又仔细的给他吐槽了一遍租房的苦:
找好房要时间,中介太贵、还把找房平台给占领了……
签约时间长、转租太麻烦等等……
一直在旁边没有说话的波爷突然把头凑过来说了句:
有没有专门的平台给要租房子和出租房子的个体服务?
大家想了想、纷纷摇头:不知道,有也会被中介占领吧。
半个月后波爷给我打电话说他做了个关于租房的微信小程序模型,借助微信的实名认证然后限制每人发布房子的数量……
我愣愣的听波爷眉飞色舞的跟我讲了半天,最后试探性的问道:“你这~是打算自己干了?”
波爷恢复到一贯的腼腆:“我没钱,想问问你这东西能不能融到钱~”
应该、能吧……
还没等我捋清楚头绪波爷又发挥他呆萌的性子给我来了一串问题:
“那我这是不是算创业了?”
“我是不是要自己当CEO、自己当老板了了?”
“我要给自己发多少工资?还是投资人给我发?”
……
虽然十几年过来早就习惯了波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技术宅”,但是还是管不住脑门上的那三条黑线。
这都什么问题,您这东西都没个定型呢就投资人CEO的。
“您老人家现在最多算个光杆、司令都不是,要什么工资。要工资回你家“厂子”里上班去~”
创业公司的CEO,想拿工资可没那么容易。
02
创业公司创始人兼CEO拿多少工资这个问题是初次创业者都会面临的“疑难杂症”。
或许是被“脱发”、“油腻”等敏感词吓怕了,又或许有些人只是为了跟随创业热潮捞上一笔:
不少创业者“不2B、不2C、专门2VC”。
不少投资人开始注重创始人给自己的薪酬,到不是说在意这点钱、而是把工资当成衡量创始人态度和人品的一项考核标准。
所以,这工资拿不拿、拿多少成了不少创始人头疼的问题。
一方面创业本身需要承担风险,没有经济来源压力徒生;另一方面不知道拿多少合适:拿少了自身开支确实变大、拿多了怕引起投资人不满。
我个人认为:假如只是普通创业者自身经济条件(资产)不能无视创业初期个人基本开销的话,拿!
创始人采用资金入股、技术入股、专利入股、渠道资源入股、品牌入股等方式都是入股,是对等的价值交换。
之所以不拿,是因为有部分创业者自身财务状况的确较好、又一心想要实现自己的想法。说白了人家财务自由压根看不上那点薪水,而大部分创业者的自身经济条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创业公司因为需要资金抢占市场份额(尤其是互联网类型公司),即使过了B轮很多公司也没有盈利可以分红。
如果不拿工资的结局可能就是看资本方脸色卖掉一点股份来解决生活问题,最终可能导致创始人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
另外,创业期间不确定因素产生的风险太多。就算是信心满满有真才实干的创业者,结局依旧可能是失败。
投资方可能在盈利或者估值乐观的情况下找了下家接盘赚了一笔,但是创始人若是没有拿工资往往就是白干好几年。
创始人和投资人作为合作伙伴,没有道理创始人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所以这工资可以拿、而且拿的理直气壮。
03
那么创业公司CEO拿多少薪资合适?
理论上来说在公司运作的不同阶段创始人应该有不同的薪资标准。评判标准可以通过和投资人制定目标然后通过实现目标来实现额外收入。
但是往往创业者本身已经被大量工作缠身且志向远大,不愿为这点小钱来花费精力制定这些标准。
我们先看看较为常见的薪资分配方式:
一、天使期不拿工资只拿生活基本费用(一般5k上下),A轮的后CEO年薪在10万到20万+,属于较为常见的工资分配方式;
a、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不用承担太大的风险。
b、有利于“打压”下属副总的工资,有效控制薪资成本。
c、但是容易形成整体工资水平过低、难以吸引和留下核心技术人员。所以需要创始人对于人际关系一定的把控能力。
二、创始人只拿基本工资月薪5K-12K ,核心团队业界平均水平+的薪资,这种偏向于给投资人信心、聚拢核心人员,但实际使用较少;
a、核心技术人员的薪资占大头、表明公司对于人才的重视以及创始人本身的大度,对于创始人和投资人来说都能较好的接受。
b、整体薪资水平过高,不能有效盈利会难以为继(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初期,薪资支出往往占据极大比例)。
三、创始人与核心团队拿同等薪资(比业界平均多一点点),适用于团队创业型公司;
a、同甘共苦的典型,有利于创始人和核心团队拉近关系、毕竟很长一段时间大家保持相同的生活水平。
b、缺点是薪资压力巨大。
而事实上作为公司创始人,在前期CEO其实是在为投资人打工、为自己的员工打工、为客户打工。
只有公司发展到中期,公司的员工和客户才真正在为CEO打工;公司发展到后期,才算是投资人为CEO打工。
所以对于创始人CEO来说,钱还是要放在团队上。甚至其工资水平和融到的钱都不应该有太多的关系,而应以公司发展为首先考量。
04
对于不同类型的创业公司其实很难有通用的一个标准,除了上述三种参考方案外或许你可以参考下列一些建议:
实际情况:
开始创业的头六个月~十二个月的时间内,很可能你不能真正地拿薪水;
所以应该有足够的储蓄用于生活支出,这样你就不必依赖公司作为个人支出的来源;
当你开始给自己发工资时:
当公司收入能够支撑整个薪水支出的时候,你就可以给自己发工资了。
不妨假设自己是类似位置上的一名员工,决定自己该拿多少薪水。
当你感觉应该拿得更多的时候,要小幅度地增加,补偿的水平应控制在利润允许的范围之内。
如果利润允许,创业者通常在工资以外再提成。出于避税的目的,工资单和提成可以分开。在财务决算中也是分开核算的。
不要仅仅因为有了点多余的现金就增加对自己的补偿。资金应该留下来为未来发展和不可预见的情况所备用。
如果你养成了将多余的现金作为补偿的习惯,也许就没有能力在资金方面把握任何对公司不利的不可预见情况。
确保公司有备用金以应付困难时期。
PS:
工资定太高,税要交很多、回家上交的也多。把一些收入放在提成部分,GJ不知道、你媳妇更不知道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