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美育对架构
和谐社会人文秩序的化育作用
摘 要: 架构和谐社会人文秩序,是构建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森林生态美育使入获得关注森林、关注生态、尊重自然的感受和认识,树立人与森林、与自然的共生共荣的生态意识,是架构和谐社会人文秩序的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课题。森林生态审美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通过森林审美体验获得了一般社会教化所难以实现的功能,是对一般社会教化的补充,和谐社会人文秩序架构将从森林生态美育中得到启发、感染和提升。
关键词:森林;审美;社会;秩序
一、绪论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美育及和谐社会人文秩序的特征是什么。
从学术角度而言,广义的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一切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情趣使其发现美、创造美为目的的教育;狭义的美育多指艺术教育,我们这里所说的美育主要是广义范畴内的。在不涉及深层理论讨论下只能粗浅地說,靠家庭的熏陶,靠学校的推进,靠社区的环境,最終也靠学习者自身的修行。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人格和心灵。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
所谓和谐社会,一方面它必然是自由的社会,是能够使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另一方面,它必定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竞争有序、发展协调、生活安定的环境。自由与秩序是和谐社会的两大根基,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价值,而和谐社会秩序的供给路径是多方面的。法律是和谐社会秩序供给的主要方式,政府是和谐社会秩序供给的现实选择,社会自治是和谐社会秩序供给的内在趋势,传统习惯是和谐社会秩序供给的特殊形态,道德是和谐社会秩序供给的整合基础,而审美教育则是和谐社会秩序供给的情感升华。
从社会进程和社会贡献角度来看,美育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和谐社会是属于社会学的范围,美育是属于这个范畴当中的子范畴,它们的主体又是人类学,所以二者的主体都是社会人类学。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学研究侧重的主要是从社会学方面入手,到了后工业文明时期,随着资源、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而引发了法律、经济、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之后,人们开始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研究人类及其活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于是产生了生态人类学,研究主体和服务对象仍然是人类学,只不过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研究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相互作用,试图以跨学科的研究方式使社会秩序的和谐度和自然生态规律相一致。
二、森林生态审美的表现形式
森林是“地理景观要素”,是大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主要的自然界审美对象之一,对人的审美感观体验主要是形、色、声、嗅四个方面;审美趣味体验主要是节奏韵律、四季更替;审美情感体验有喜、怒、哀、乐;审美道德体验有真、善、假、丑等。
审美感观体验方面。森林在整体形态上具有远近高低不同的形态特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个体形态上有乔灌草三大分层,不同的树、花、叶各具情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色彩上,森林无所不包,异彩纷呈。在声音上有风雨雷电、虎啸猿啼、鸟鸣虫啁、泉咽瀑响。在嗅觉上有各种花香、果香、药香,当然也不乏各种恶臭。森林给人的审美感观体验是立体全方位的。森林成为画家描绘的主要对象之一,在中国以一个相对独立的山水画派来描其形色,又以一个相对独立的山水诗派来状其情貌。
审美趣味体验方面。森林展露于天地之间,本身是自然界整体中的一部分,其生长和运动规律和地理形貌完全吻合,纵向的蜿蜒延伸和横向的起伏波动构成了一个复杂交错的立体曲线四维空间,这些曲线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完全是天地自然、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自然形态,其线条的刚柔、长短、顿挫构成了无比丰富的节奏韵律美。[1]地球是个围绕太阳公转的巨大自转球体,再加月球的牵引,使之产生了自成系统的能量转换规律,这种能量变化使之从赤道到两极的不同纬度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从海平面到数千米的高山,不同海拔也形成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纬度和高度差所形成的不同气候带直接影响了不同地区物候带的形成,不同物候带的林相和物种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这是不同物候形态的节奏韵律美。随着四季的轮换,各物候带四季森林景观又会呈现出季节性、规律性节奏韵律变化。
审美情感体验方面。由于森林具有体量庞大、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使之很轻易就能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又开放的自循环系统,具有很强的呼吸吐纳能力,因此具有了生命体的情感表征。森林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节点呈现出的不同表征,在不同民族心理、传统文化和个体差异观照下,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等众多借景抒情,托物起兴之句莫不是在诸多森林物种表征下而产生了喜、怒、哀、乐等众多的情感体验。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颜色。反之又何尝不是如此?能使人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正是艺术美的基本特性之一,所以森林是情感化的艺术。
审美道德体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智二字将森林上升到哲学层面,在这种层面观照下,森林最突出的是其“本真”的流露。森林之所以美,向来是以它整体的客观真实存在而使人产生各种审美体验,一切虚假的造景,如塑料森林、金属森林、模拟森林等,因其不具备生命活性而使人无法产生真实的审美体验。正如童真,因其“本真”,必是多以善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你懂得尊重森林,尊重自然生态的规律,不去破坏它,不去扭曲它的真实存在,它必回馈你以”善“,反之它必惩罚你以”恶“和”丑“,而对人类来说,有时森林这种表面很恐怖凶恶、破坏性极大的惩罚其实还是表现了它的“真”,它会促使人类反思自身不道德的行为。于是,森林以其”真“而上升为人类道德、行为的导师,正是这一点,森林不仅有而且超越了美育的功能,上升到道德教化的层次。
三、和谐社会人文秩序与森林生态美异曲同工
和谐社会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和而不同,人人各安其位,守其分,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平等竞争,以此推动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在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环境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和谐社会强调的是和而有序,前提与归宿都是“和“,个体服从于整体的和谐,然后是有序的竞争,这样才能呈现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正如森林所呈现出的整体美感首先是和谐美,在不影响整体和谐美的前提下,乔、灌、花、草根据自身的习性特点,安其位、守其分,尽其所能的去吸收属于自己的阳光雨露,才有了生物的多样性,万物共生共荣的多彩谐奏。
森林生态美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和实生物。[2]一座健康的森林向来是以整体性的面貌存在的,这个整体性越庞大、越完整,生物多样性也就越丰富。在万物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下,森林的自我修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功能才会越强大。但人类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一度营造了大量树种单一的人工用材林、商品林。单一化的经营模式满足了人类懒惰和贪婪的习性,却破坏了森林整体性存在的自然需求,造成病虫害蔓延、水土流失、地力破坏等诸多问题。将小部分人的私欲建立在破坏国家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环境资源和阻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但得不偿失,而且也是对国家和后世子孙的不负责任,属于不道德的行为。西周太史史伯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森林最忌单一性,一旦单一也就失去了生态功能,难以为继,前面我们所提到的诸多森林生态美也就失去了凭依。“和实生物”的前提和归宿同样是“和”,不是物种入侵、抢占地盘式的垄断竞争,而是健康有序的自由竞争,“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共生共荣,生生不息。
所以,和而不同、和实生物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共同法则,他们的核心是包容性,正是这种共通的包容性,使森林生态审美对和谐社会人文秩序的架构有了哲学层面的启示和引导。
四、和谐社会人文秩序架构从森林生态美中得到启发、感染和提升
美的东西总是能够感染人、打动人的。森林生态美因为具备了上述艺术审美诸要素,也就有了艺术的价值,具备了美育教化的功能。美育,尤其是包括森林在内的自然生态美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地方,是其潜移默化的自然渗化,并且是在人类自然本性需求的前提下主动接纳,润物无声,只诱惑不强迫。近代美育先驱蔡元培先生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也正是由于他的倡导,“五四”前后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的艺术大师和美育专家,影响后世。孔子“礼、乐”中的乐其实就包含了美育的理念,并且他自己也是这样实践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观夫沂则感叹“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风乎舞樗,咏而归。”他将自己投身于自然,不但有感,而且达之于“礼”,甚至有了哲学上的领悟,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的观点。老子的整部《道德经》阐述的基本观点就是“道法自然”,提出一切不合乎自然规律、自然法则的社会化行为都是错误、不道德并会受到惩罚的。中华民族向来是个热爱自然、向往自然、投身自然,并善于从自然当中汲取养分,提炼升华,为我所用的民族。中国的书法、绘画、建筑、医药、武术、烹饪,以及民俗、节令、日用等无不是从自然中受到影响或得到启发。而就人本身的志趣、理想、情操方面,森林作为一个整体的多样性存在更是对中国人文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司马迁“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夷,浮沅湘,北涉文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遗风……”游历达十三年之久,对祖国名山大川的审美欣赏,给了他十分深刻的影响和教育。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唐代玄奘的《大唐西游记》、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他们在河山游历当中所受到的美育之功不言而喻。西方文化里对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美育同样推崇备至,罗曼 罗兰著的《贝多芬传》里记载,对贝多芬来说,“自然是他唯一的知己”,他酷爱花木、园野、云露、溪流、常常不戴帽子,冒着太阳或风雨,独自在田野散步,他的许多乐曲的主题,据说就是坐在一个名为“显痕勃伦的树根”上构思出来的。爱因斯坦一生酷爱自然美景,经常置身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思维处于一种最放松、闻专注的状态,灵感往往在这样的状态下迸发出来。[3]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许多哲学家、艺术家,包括科学家从大自然领悟到事理的真谛,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美育在人类文明进程的教化中从来没有缺席过。
森林生态美作为一个庞大的美学体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美学品格,并且影响到了人的审美品格和精神品格。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将诗歌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4]这些品第既符合自然景观所流露出的美学品第,也符合人类审美中油然而生的情感品第,而实际上森林生态美并不局限于这些审美品第,后人总结出了更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从众多的审美品第中,人们总能油然而生崇高、旷达、坚贞、质朴、娴静、刚强、柔顺等诸多情感体验,进而化育了人们的精神修养,反过来人类的各种精神情感往往又很自然的借助自然山水、森林景观得以寄托、抒发和宣泄。中国的士人阶层热衷山水,喜欢在山水当中读书、隐逸、悟道,将归隐山水田园作为自己不与浊世同流,洁身自好的行为表现方式。森林是志趣高洁者精神、道德、理想的寄托和归宿。当无法做到彻底归隐的时候,他们会将森林、山水微缩整合之后,以更附合自身精神理想的要求引入城市,“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成就了独具韵味的中国园林。中国有专门的山水诗和山水画,以及众多寄情山水的音乐、舞蹈,他们从来不是为画而画,为写而写,为歌而歌,他们的写、画、弹、唱,都是借山水而表意传情言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意溢于水”,“外师造化,终得心源”。中国儒家把人生最崇高的理想追求和服务对象称为“天下”、“江山”,这个“天下”、“江山”里装着他们的人格修养、道德情操、理想追求、家国情怀,一个完整的精神家园。在这个众美并俱的精神家园里,所有的人都浸泡其中,欣喜接纳,化育了自身,也化育了社会人文的和谐秩序。
跋:此文涵盖了文学、美学、哲学、地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林学等。我不知道这个观点的提出,我是不是第一个,但起码是个较新的观点,或许对身处其间的工作者能有所启发。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和经营森林,可能是将来我们所要走的路。
参考文献:
[1]苏祖荣·森林: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美学诉说·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苏孝同·生态文明的林业理念与和谐社会的建构·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丁永祥·论环境在美育中的作用·交通高教研究·编号:1004-6585(2004)06-0064-03
[4]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本文发表于《生态文化》2019年第2期(总第113期)
《生态文化》
主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中国林业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国内统一刊号:CN11-4472/I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