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最近没怎么冥思苦想,但是精神上的放松却带来了不一样的感悟。在我独自行走的时候,也会有灵光乍现。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选择静默,偶尔为自己或者他人发声。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那些长长的静默时光里,我们都在想些什么呢?是发不出声还是不想出声呢?我问自己,也观察别人。结论是让人欣慰的,并非发不出声,不发声的原因只是因为时机,所以撑着自己也就是撑着世界,在时光里保持长久的静默。
当遇到不平事,静默里会出来声音,甚至有力量与之对抗,只是为了撑住世界的平衡。也会遇到能让世界恢复平衡的时候,那就更不必发声了,松一口气然后继续日复一日的静默。
这就是我所感知到的世界,它是那么真实可信,值得留恋。
不需要举例,这是种意识,引导你去思考,而不是灌输给你对世界的批判。诚然,有人一再质疑世界的静默,批判世界的不公,甚至要求别人给出一条光明可行之路来,这都是看不到静默背后的力量,对静默一无所知导致的误解。
静默就一定是看客吗?不发声就一定是没有意见吗?当然不是。仔细观察发生过的事,往往静默的人才是撑住世界主体的人。但那些发声的,是意见领袖,就像汹涌的民意之流的麦克风,借由他们,放大静默的力量背后的声音。世界就是这么运转的,不管你信不信。
发声的也不一定都是正大光明的,也有少数暗影在搅乱,但如非必要,静默对此无视,只是保持平凡的常态,就大多可以摧毁那些试图格斗的暗力量。合适的时机,静默也会爆发,一击必杀。这也是世界上光明和黑暗无止境的较量,所遵循的规则。
结论就是不管过程有多艰难,最终光明必胜。
鲁迅先生说过一个词,这么多年来让太多人深以为然——那就是“看客”。我们在先生的描述里,目瞪口呆,简直说不出话来。看客的麻木不仁,加剧了世界被黑暗笼罩的程度。这种刻板印象,会长长久久的停留在国人的心里,甚至像基因一样遗传下去。
看客当然不具备我所描述的静默的内涵,这是由时代背景决定的。不过,即便在那个看不到希望的时代,也有像刘和珍君那样的人,而且肯定还是一个群体。在《药》和《孔乙己》里,对看客的表述令人印象深刻,长久的留在记忆里的点,犹如长在了脑海里。吃人血馒头的人和对同胞冷漠的脸,群嘲别人带来的“狂欢”和被嘲者的孱弱寒酸,这都是有强烈的画面感的,无法轻易忘记。
直到今天,还是有人藏在网络后面,用键盘做武器,四处挥舞,伤人于无形之中。这种人比看客更甚,简直到了唯恐天下不乱的地步。他们带着“无风不起浪,趁乱夺钱粮”的心态,试图把民意带偏,或者试图刺激民意自己内讧。但是,他们低估了大多数的静默,那静默既不是看客,也不是容忍,只是随着春夏秋冬变换心情的平凡,只想保持微笑的平静,和绝不会任由暗影兴风作浪的平衡。
所以,如你所见,世界多数时候都是静默的,少数人发声,但是始终保持着固有的平衡感,仔细想想,还有那么一点美,美就美在看不透却可以信赖的那种微妙的存在感,相信就好。
不管是静默的大多数,还是发声的少数,谁也不必谦卑,明明都是撑住世界的必要力量啊!当然少数发声的坏人除外,他们只是为了来考验世界到底结不结实的,时间证明一切。
无论这个世界经历了多少事,崩塌过多少回,但最终都能自愈并且越来越坚固,正是因为我们有意无意的成为了静默的大多数,理性主导的大多数,愿意为了撑住世界的美好而贡献微薄之力的大多数,静默着看懂方向,不遗余力的向前去。
这样的静默是美好的,看懂了静默,也就看懂了世界,从而树立了人生路上不会轻易动摇的标杆,回望有纲,向前有领,纲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