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和网络上的朋友“CEO财商阅读”一起共读了《反溺爱》这本书,虽然这本书很多时候是在讲与财富有关的内容,介绍一些详尽的行动方法,比如零用钱、家务、慈善捐款等内容,但作为一名老师,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很多教学方法。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收获(。
行为经济学家认为,大到政府施政,小到个人行为,人类的偏好与情绪都会对经济决策造成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微笑打卡。今天上课微笑了吗?微笑了,打个卡。一名教师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时候一节课为了一两个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而发火,影响了整堂课的进展,甚至说很多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发火而反感。生活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的举动。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必须知道如何在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存钱,而且还要养成持续存钱的习惯。在这些让孩子困惑的人生抉择里,挑选对的大学只是第一步,在那之后,他们还要挑选正确的退休方案以及适合的保险。
知识记账本:存钱是一种保险的行为,当然储存知识也是一种保险行为。鼓励同学记知识点,就像记账一样。这样容易条理清楚。
很少分担家务或其他责任、没有太多行为与作息规范、父母或其他人给予了他们很多关注与协助、拥有很多个人物品。
班级小卫士:班级是我们来到学校的家,我们应当爱护班级就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有些同学总是来的很晚,完全没有一点责任感,当给他分配了“班级黑板小卫士”,让他负责黑板……逐渐培养他的责任意识。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做些什么?“想要”和“需要”的界限在哪里?多少钱算太多?多少钱才够?
班级体验课:上课说话和小动作频繁,会直接导致学生成绩降低。所以如何改善这种行为呢?我花了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说话。最后问学生我们利用上课的时间说话意义大吗?学生感受到说话的意义并不大,完全可以下课再说。当然根据不同的情况让学生做不同的体验,前提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想做的事。
每个有关金钱的问题都与价值观有关:零用钱与耐心有关;捐献与慷慨有关;工作与毅力有关;在“想要”和“需要”之间妥协或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节俭及精明有关。把这些问题都谈过一遍,对培养孩子的洞察力也很有帮助。
班会: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进城务工子女家长没时间教孩子,也不懂为什么该给孩子买的都买了,从不见孩子有任何提高。把这段话与家长们分享清楚,会有一定受益。
对孩子说实话,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表示你和孩子可以一起面难题。孩子也会明白,只要他们想。
真心话大冒险:在班级里举行一次这样的活动。抛出一个最近很想要解决的问题,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拉近师生关系。
有一个鼓励孩子提出问题的好方法,就是称赞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问他们问题,最后把提出好问题变成一种习惯。
鼓励法:做老师的最不能吝啬的一种教学手段了,每天都要用。
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在处理任何金钱问题时都是最佳解答。这个答案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呢?”
调节矛盾:学生争执或者其他纠纷的时候,用这句话:你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平复学生的矛盾,然后再解决问题?
不要沉默、不要说谎,也不要有性别差异。把家里当成激发好奇心的地方,每次都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呢?”
弄清真相:事实上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写作业,你很火大,但是当你知道了他的父母由于当天晚上在家争吵,把孩子也牵连进去了。那样我们的火很难发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和孩子聊天,不经意的聊天会让我们得到很多信息。
我们也可以问孩子:“有钱很重要吗?”让孩子知道,对朋友和同学来说,最重要的品质是善良、忠诚、有创意与慷慨。没有这些品质的孩子,不管他们拥有多少东西,都不会感到生活的乐趣。
分享:教孩子学会分享,不仅是物质的分享,也包括快乐、知识的分享。我曾经让学生们组成师徒,共同提高成绩,效果还不错。
所以,家长在家里应该让孩子做各种家务。而且孩子承担家务的理由应该和我们一样——因为这些事必须做,而不是为了得报酬。
演讲:学习使我……。通过这样一个话题,学习就像做家务,不是为了得到报酬,而是在这个年龄必须要做的事情。
我们要让孩子亲眼看到钱在增加,并且必须为实现某个目标而努力,所以金额必须刚好可以让他们买到想要的东西,但不要多到让他们不必为选择而烦恼。
知识树:我们要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知识树在越长越高,越长越强大,而不是一成不变。但是想要成长,就要付出努力。孩子们在记录知识点,定期让他们自己捋一捋最近所学到的知识。
我们会把零用钱分成三份,放在三个透明塑料罐子里,这三个罐子分别代表消费、捐献与储蓄。
学生分类:我会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等,也就是因材施教。布置不同的作业还可以避免学生照抄(哈哈)
以上只是我对这本书里出现的一些比较耐人寻味的句子的一些想法,有着已经在实施,有些也只是脑子中迸发出来的一些点,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