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万维钢老师的这篇文章,就感觉好奇,我们常常说的是如何集中注意力,专注可以让我们更加高效的完成任务,专注有很多好处,我们应该专注。那么不集中注意力就是一件坏事吗?科学家研究说,不然,在没有任何任务的时候,大脑会进入一种叫做“默认模式网络”的状态。
默认模式,就是不刻意运用注意力聚焦到某个任务上,没有明确的聚焦点。这种状态也有很多好处,大脑会重新发掘过去的记忆,把不同的想法联系起来,提高人的创造力,并且可以增强自我意识,提升自己的“重要感“。这种状态对人特别重要,大脑平均每天有46.9%的时间处于这种状态。
专注很好,但我们难以做到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在《深度工作》这本书中提到,每天累计专注的时间能达到4个小时就很惊人了,这四个小时还不是连续的4个小时。我们必须通过休息来恢复。在专注和休息时,大脑的工作状态还不一样,专注的时候更注重局部细节,休息时更容易关注到全局整体。
这篇文章里提到三种通过进入“默认模式网络”恢复注意力的方法。第一,进行”积极的建设性的白日梦“,简称PCD,就是做些积极的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也要遵守一些原则才能达到恢复注意力的效果,想像过去发生的美好的事,或者未来美好的画面,做白日梦这个描述很形象。第二,小睡片刻。第三,假装自己是别人,转换视角,有助于获得新的灵感。
这是文章中的三个建议。但并没有解释它们是如何恢复注意力。也许其中的原理还不太明晰。
以前我们就知道,专注一段时间后,最好放松休息一会,然后再工作,这样交替进行,效率更高。那么这篇文章有什么区别吗?是否只有这三种方法才能恢复注意力呢?如果不是,那么还有哪些方法也可以,它们具备什么特点?
很显然,这个研究不够成熟,其中的机理科学家也还没搞得很清楚。我们只能得到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
不过我由此产生一些感想,就是人体身上发生的任何现象都有其作用,只是我们还没搞清楚。因为知识、文化宣传的某些倾向性,我们会形成一些好恶判断。比如在这里,文化让我们觉得集中注意力就是好的,而不能集中注意力就不好。于是我们常常幻想自己每天都有无穷的注意力,这是个错觉,我们过度理解了一些东西,过度轻视了另一些东西。又比如,有序一定好吗,而混乱一定不好吗,有些研究表明,有时候混乱会激发人的创造力。反正过于极端总是不好的。
人体内有很多负反馈系统,负反馈系统有助于保持稳定,人体内很少有正反馈,因为正反馈会打破稳定,对于人来说是很危险的。所以人是存在极限的。
怎么保持专注,怎么放松,这些我们都知道答案,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线性问题,并不复杂,只是其中的原理不太清楚。更大的问题是,知道怎么做但是总做不到。就像我知道番茄工作法,但总是不会想到用它。也许我需要专门买个番茄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