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度过每一天。”
孩子是父母一生的羁绊,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和快乐的成长。
可孩子从小为了未来的生活,为了不输给他人,上着各种培训班。孩子十几个月就送到早教班,大点的孩子送去国学班、舞蹈班等等。每位父母都会为自己的宝宝着急,生怕会被别人落下,父母的焦虑情绪会传递给孩子,孩子也会渐渐失去快乐。
如何才能找回孩子的快乐生活,让孩子重拾笑容?我觉得北欧养育的智慧,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
01
为孩子保留一份童真
“孩子理直气壮的相信童话和梦想,而我们笑着质疑,用我们总以为是的沧桑。”—寂地
还记得安徒生童话里的小美人鱼嘛?还记得圣诞老人嘛?每逢圣诞季,家家户户小朋友都会把圣诞袜挂到床头,眼巴巴地盼望着那位戴红色圣诞帽的白胡子老爷爷会乘着他的驯鹿雪橇送来心心念念的圣诞礼物。
如今渐渐长大的我们是否还会相信童话?北欧的儿童可以到圣诞老人的家乡拜访圣诞老人,那里可以与圣诞老人合影。
那位只存在于儿时幻想中的会乘着驯鹿雪橇载满礼物的慈祥和蔼的老爷爷忽然出现在你面前,和你打招呼握手,唤起藏在心底的儿时美丽的梦,那瞬间仿佛只剩欢乐与祥和。
圣诞老人住在一个红色尖顶小木屋里等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朋友。要拜访圣诞老人,则要去圣诞老人办公室,他的办公室温暖又让人亲切。在这里圣诞老人认真倾听每个孩子的心愿,真正会为他们唱一两首圣诞歌曲。
“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奔驰过田野,我们欢笑又歌唱;马儿铃声响,令人精神多欢畅;今晚滑雪真快乐,把滑雪歌儿唱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小孩子的童真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他们有权利在小的时候活在童话的世界里。有权利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希望。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童话总要渐渐消失。
我们只有对这个世界还有憧憬和希望,才能在残酷的世界里坚强勇敢的活下去。不论着世界是残酷还是美好,希望父母在爱的陪伴下为孩子保留一份童真。
02
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在自然环境中成长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况
孩子的世界不但充满童真还有童趣。在北欧学校十分重视孩子户外运动和亲密大自然,专注于环境教育、探险教育、终身学习精神的培养。
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保证2.5小时的户外运动量。在轻松、平和的环境中,或湖泊、或森林、或山丘、或自然,通过探索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学习和更新职业技能。
孩子是不分阴晴雨雪都玩在户外,孩子就放在草地、沙坑里让随便爬感受大自然,北欧教育强调让孩子玩在户外,这不仅是增强了孩子的身体体质,更培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及对热爱大自然。
接触大自然中学习和锻炼了生存技能,还能够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愉悦。北欧的教育者不忘引导孩子们认识大自然和各种物种对人生活的重要性。他们与孩子们讨论我们所吃的食物来源于哪里、蛰人的蜜蜂并不讨厌,用大自然中的体验自然地引发孩子保护环境的情感。
春天,老师会带孩子们到春天的原野中散步,一边拿着树木的标本册,一边去森林里“实地检验”一番,看看树叶发芽。悠长的夏季,北欧阳光宝贵,老师们不会让孩子们错过沐浴在大自然的阳光里。秋天,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森林里捡回来各种颜色的树叶和松塔,回来粘粘贴贴,由树叶们做成的狐狸、狼、圣诞树就出现在各个班级的墙上。
幼儿园里小孩子们动手能力超强,平常玩的玩具、用品,都是取自森林中的原木,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点点加工成想要的东西。包括平日抹面包的果酱,都是秋天来时老师带领孩子们去野外采来自制而成。
整个国家都是孩子们的游乐场,孩子的成长是快乐而美好的。
中国式家长的最大弊端就是过于宠溺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总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给孩子营造岁月静好的环境又怎会忍心大冬天把婴儿车放在户外让宝宝在寒风中睡觉?
温室的环境让孩子出现过胖、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暴躁倾向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孩子的成长经常围绕在电子产品周围,让孩子们缺少与大自然的沟通和机会,从而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北欧的孩子不必背着沉重的书包在各大培训机构中奔波,他们不必小小年纪就架起大大的眼镜,他们不必在书山题海中丧失趣味和灵性。
让孩子回归自然,是孩子身体得到锻炼,心灵获得愉悦,培养孩子探险精神,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茁壮成长!
03
陪伴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作家池莉说“我发现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意在孩子身上花钱,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心思。
北欧人有全球闻名的超级奶爸,家庭陪伴是北欧人最重视的日常。
孩子一出生,新爸爸就自动获得10天假期,同时还和妻子共同享有480天的带薪育儿假。至于谁留在家中担当带宝宝一职,通过夫妻协商后,大部分取决于两人的工作收入状况。按照规定,夫妻双方无论谁休产假的时候,可享受80%的带薪育儿假。这时候,如果妈妈工资高,留在家里肯定不合算,所以留在家里的那位,大多是收入低的一方。
长达一年带薪的“爸爸假期”是指爸爸们在孩子6岁以前,可以随便选择一年,尽享与孩子亲密相处、共度美好成长岁月,且这个爸爸育儿假已经成为了一个硬性的规定。
妈妈爸爸们这么多假期貌似消耗了工作资源,但是在双亲的共同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健全的人格与体格,以及早早养成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北欧人的家庭观念很强,即便是男人也不会以“加班应酬”为由,牺牲与妻子、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这样的家庭生活成为他们幸福的源泉。
在中国,有很多家庭存在着“丧偶式”教育。何为是“丧偶式”家庭教育呢?就是夫妻双方只有一人在管理、教育孩子,另一方基本上不参与孩子的管理、教育工作,只是偶尔陪陪孩子。其中,绝大多数是妻子在这种家庭教育中承担着管理、教育孩子的任务,而丈夫负责赚钱养家糊口。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节奏逐步加快,而人民的生活压力也逐步增大。很多夫妻,除了教育孩子之外,还要负责赡养双方老人,还有房贷、车贷的压力,生活的重担压的人们无暇关注孩子成长。
有的爸爸下班回到家,就一直玩手机看电视,很少花时间陪孩子玩;或者明明孩子都上初一了,但是爸爸还以为孩子在上小学,学校让家长去开家长会,却不知自己的孩子生活的班级......
长此以往,会容易导致孩子性格缺陷,导致性格软弱,孩子容易受挫,情感上比其他孩子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缺乏独立性等心理问题。
家庭教育和心理专家都指出,孩子0到12岁,尤其0到6岁之间是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不应与孩子分离,不要以任何借口和孩子两地分居,或者放在身边也置之不理。能否跟父母尤其母亲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关乎孩子一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建立。
可见孩子的成长,父亲不可缺席,孩子的教育,父亲责无旁贷。与孩子在一起陪伴孩子成长是一种幸福。
结语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影响和帮助,如何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需要深思的问题。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
280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