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晏鱼,首发公众号:艾莉亚的世界
# 01
中国历史上,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大多都是“两多一少”。
“两多”分别为妖、仙以及与此相近的魔鬼佛神之流,正所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这两类看似界限分明但却可以相互转换,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区别。
而“一少”则为人——在妖仙之下的人。
不管是已逝的历史,还是纵横一览现在网络上连载的升级流小说,人界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住所,主角们往往都在努力向上爬。
而诗词,就是诗人在以笔墨告知苍生:何为人。
初读《人间词话》,只觉得这卖弄的诗词实在好生花哨;再阅,却体会到了隐藏在字里行间微妙的情绪;三品,只叹此时无声胜有声。
于枝头含苞待放的情愫,都能在那凝练的寥寥几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将人的七情六欲娓娓道来,勾起你无限遐想。
# 02
要想点评一首饱含人味的诗,点评者首先就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生而为人,大家虽然都在人世间走了一遭,但阅历不尽相同,一帆风顺在这里就不是好事,酸甜苦辣咸,你都要尝过一次才算精彩。
而王国维先生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幼年丧母,二十一岁时乡试不中,青年时期远赴日本求学,妻子死后续弦,生有六儿五女;中年回国,成就傍身,二拒北大邀约;晚年大儿子英年早逝,四女和五女早夭,与老友绝交,自沉于昆明湖。
看完后我心头一颤,不得不暗道一声命运多舛。人们往往都是等一个人死了之后才掰碎了他之前的生活开始细细咀嚼。
对于自杀这个结局,当时外界一片哗然,所以如今对于他真正的死因外界众说纷纭。
有的说是他的女儿和朋友儿子的情感纠纷,有的说是他的妻子红杏出墙……但以上猜想也许都过于片面,因为让骆驼倒下绝不止那最后一根稻草。
情绪的堆积就是决堤的前提,像是冰溶于水,很难分清孰真孰假,只是如果要细细分析这最后一根稻草,我私以为应该是文化。
当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他所表现的是理想和世界观的崩塌,这对一个以精神和文明为支柱的旧王朝的知识分子来说这是何等的惨痛。作为一个文人,他认为他是要守护中华的文脉的,而现在已然断根。
而且,大军正在轰轰隆隆地袭来,即将打入京门,所以他才选择了自杀,一如他遗书所述——“义无再辱”。
古时有为国跳江的屈原,宁死不屈的文天祥——那么现有王国维投湖。只有一个堂堂正正为人的点评者,才能发现诗词中的人。
# 03
假若诗词歌赋是一片银河,王国维先生的点评则是银河之间的闪闪星光,为星辰大海增添几分姿色。
大多数人最开始认识王国维,或许是因为他的人生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三境界可以套用进各种场合,无论是学习、工作亦或者是婚姻,我们都能通过这三境界快速定位自己。其对人的哲理意义毋庸置疑。
由此可见,王国维对为人的经验必然深刻,只是难以想象,境界如此之大的一位学者最终的归宿竟然是颐和园中的一汪池水。
王国维在品鉴诗词时,无论是品字还是鉴句,都是从诗人的角度出发的,就像书中的一则——周济说:“史达祖的词中喜欢用‘偷’字,这就足以判断他的品格了。” 刘熙载说:“周济的词,词意浪荡,史达祖的词,词意贪婪。”这两句话让人会心一笑。
都说文如其人,诗词又何尝不是?
他在诗词中发现作者的品性,结合历史事件分析作者的心境,将那掩饰在诗词中的一层层荆棘无情地破开,直截了当的戳在最敏感的那片柔软。
看似不近人情的点评,不也是知己相遇的另一种方式吗?
# 04
所谓诗词,就是事物遇到不平之处所发出的声音,所以欢愉之词往往难以写好,而愁苦之词往往笔若悬河。也许有心,也许无意,诗人们发现了文化中“人”的缺席。
但世俗的力量实在太强大,所以他们只能在这浩瀚的世间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企图给后人的黑夜缀出漫天繁星。用诗词的方式给我们看他们眼中的世界、他们眼中的时代、他们眼中的人。
历史的长河,证明了他们的成功。从牙牙学语时,我们就在父母的关怀下,口齿含糊地念出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唐诗;上学之后,我们又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诗词实景,体悟诗人眼中的一花一草、一叶一木;直到初高中,诗人的情感像一件密不透风的雨衣一样将我们紧紧裹挟,伴随我们成长。
诗人在我们这些后世之人的成长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是我们人生的开悟者,伴我们走过一个个春夏和秋冬。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闲暇时翻开书,在诗词中寻觅人性的一片衣角,细细品味,慢慢咂摸。
- End -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我在【艾莉亚的世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