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这个词最近一直很火,不知道什么意思的同学请自行百度,这里不再赘述。
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短视频媒体,一时间恨不得所有媒体都出来告诉你,中国开始内卷了。
感受明显当属一众打工人,有工作的感觉到未来没啥发展了,没工作的感觉工作难找了,想通过跳槽升职今年更是难上加难。
35岁的打工人遇见了前所未有职场歧视,以前社会上认为35岁左右的人是正值壮年,现在却突然变成了那句老话“人过三十,天过午”了,古人诚不欺我也。
这个话题一直是最近一年职场上很热门的话题,无论在论坛里、媒体里,HR总是能说出1、2、3、等等,不用35岁人群的理由,主要总结就是几点:
1、可塑性较差
2、自主意识较强,不好管控
3、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可能无法承受高压工作强度
4、 要是女性,未婚的说你不是来混产假的吧,已婚的说你要照看孩子没精力
5、工资要求普遍偏高
总结一句话,公司想要的就是——便宜、好用、事少、年轻
于是2020年-2021年,35岁群体好像集体失业了
社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还是资本终究主导了主流价值观,也许各有各的评论。
但我认为任何价值都需要时间的沉淀
在我看来,中国被贴上制造大国的标签太久了,以至于中国的大多数企业,仍然认为,他们缺的永远是一台年轻的机器,而不是破圈的智慧。
内卷突如其来,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卷进来了,惊恐地发现为自己画地为牢的圈,并不牢靠。
怎么办?
迈出去再给自己画个适合的圈,媒体界的学术名词称为“破圈”
于是各种副业兴起,国家也要求企业给副业让路,大家高喊“我要做个斜杆青年”
可是咱们用正常人的思维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老板:下班,别走开个会
你:不行,我家店等着我接晚班呢
你觉得你的老板会怎么对你?
咱们得明白一点,人的精力有限,搞副业或多或少都会对主业有些影响,所以最开始,所有的副业基本都是地下产业,直到副业有了一些成绩。
没有人一开始会大张旗鼓地告诉老板和同事,我搞副业了啦。
任何副业都是通过时间进行价值积累的
你会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可没人告诉你,资本的风太快,你追不上,任何现在在风口上飞的猪,前期都有最底层的价值积累,还是那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不要让“幸存者偏差”蒙蔽了你的双眼
找到自己的优势,以优势为副业,努力打磨,才是正确的副业之道。
斯蒂芬 .金在他的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如果不能乐在其中,就不能成器,还是趁早探索其他的领域,也许还有更高的天赋和更多的乐趣等待你的挖掘”
知道抖音为啥要搞兴趣电商了吧。
又是无聊的一天,很多人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这样想着,尽管内卷、破圈,副业这类的信息每天都会攻击着我们的大脑,试图叫醒还在沉睡中的人们,告诉你,时代的转弯已经开启。
但是,大多数人仍然逃离不了温水煮青蛙魔咒,一边感叹着无聊,一边又在享乐中一次次沉沦。
无所谓对错,只有自己的选择。
内卷卷不走你的能力,破圈也不是你唯一的选择,35岁的你只要还有梦想并坚持努力,总有一天无聊也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灵感,加油吧,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