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到三点:
- 当我们考虑到我们得到什么时,因为讨厌失去所以倾向于选择肯定得到的。当我们考虑的自己会失去什么时,我们则愿意冒一定风险,寻求更多可能性,而延误确定的损失。
- 看清大部分的人操作,然后自己反其道而行之,往往是最佳的策略。
- 任何一个关注点,都是决策点,而不是被你起初的心理账户所左右。
心理学里有个经典的实验,假设某个地区出现了一种罕见的疾病,估计会造成600人丧命。有人提出两种方案来应对这种疾病,并且对采取这些方案的后果分别进行了评估:
方案一:可以拯救200人。
方案二:600人全部获救的可能性有1/3,一个也救不了的可能性有2/3。
你会选择哪一个方案?
同样的情况,如果把这个两个方案修改为:
方案一:400个人会丧生。
方案二:一个都没死的可能性有1/3,全部死亡的可能性有2/3。
你会选择哪一个方案?
两种选择的情景实际上是同样情景的不同表达,一个从生还的角度来描述方案,一个从死亡的角度来描述。
结果发现对这两种情形,参与试验的人反应差异很大,第一种情景下,72%的人选择了方案一,而在第二种情境下,78%的人选择了方案二。
心理学里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这是得失角度不同造成的判断扭曲,当我们考虑到我们得到什么时,我们倾向于选择肯定得到的。当我们考虑的自己会失去什么时,我们则愿意冒一定风险。
心理账户:
今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查德·塞勒在经济学领域终于解释清楚了这一问题,他提出了心理账户理论。
理查德·塞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两个账户,一个是经济学账户,一个是心理账户。
在经济学账户里,每一笔收入支出都是被量化的,一个人可以做到纯粹的亚当斯密式的理性,人追求利益并且会采取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动。
在心理账户里,人却不是理性的,人们会把所有得与失都放入不同的账户中,并且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来处理。
比如开始提到的心理学实验,人们会将拯救多少人和失去多少人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在考虑拯救时,人们讨厌失去。在考虑失去时,人们愿意寻求更多可能性,而延误确定的损失。
同样在投资理财领域,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心理账户。
比如一个人需要现金时,往往会容易卖掉赚钱的股票,因为他们觉得反正已经有确定的利益了。但对亏损的股票,却愿意留着寻求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导致的问题就是,当你赚钱时,小赚就撤。当你亏钱时,大赔不割。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如果你2004年买了腾讯的股票,到今年已经翻了300多倍,但很少有人能拿得住。
那么理查德·塞勒的心理账户观点给我们投资理财有什么启发呢?
首先与人性作战,投资理财本质上来说就是反人性的。
试想一下,古往今来,真正站在财富金字塔顶端的人都是少数人,也就意味着这少数人在思考问题上跟大部分人都不同,也就是跟大部分认同的人性相悖。
而所谓的心理账户的搭建,肯定是来自羊群效应,周围大部分的认知决定了自己的心理账户。
所以研究大众的行为很重要,看清大部分的人操作,然后自己反其道而行之,往往是最佳的策略。
比如股市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往往是进入的最好时机。但所有人都兴奋的时候,就应该及早撤离了。
每当你冲动的时候,看看周围再做决定,因为你要与他们不同。
其次是任何时候,忽略你的成本。往往成本会锚定你的心理账户,比如假设你认为黄金在1280美元是支撑点,但就在你犹豫的时候,价格就去到了1287美元,那么你是马上入场做多,还是等价格回落到1280美元再说。很多人会倾向于等价格回落再说,因为当你想交易的时候,你就开启了心理账户。一个在投资时经常被提及的方法是:假设现在刚刚开始关注投资的标的,你是否会买进?在股票投资里这句话同样适用:假设你现在是空仓,你是否还会买进这只股票。任何一个关注点,都是决策点,而不是被你起初的心理账户所左右。
最后不要给金钱贴上标签,把金钱做为总量考虑,不要分成若干个账户。比如每个月淘宝要花多少钱,每个月买保险要花多少钱,每个月 加油要花多少钱…...一旦你建立起了不同的心理账户(这也是很多奸商最喜欢让你做的事情),你在消费投资的时候就很容易受到情绪影响,万一在某个心理账户上没有花掉,你也会想方设法挥霍掉,因为你觉得挥霍掉的是白得来的钱。把自己的金钱做为总量考虑的意思,我不必一定在某个领域消费完自己的目标。股市投资也是如此,你不要把每一只股票都建立一个心理账户,你应该把自己所有的股市投资当做一个总量来考虑,就不会意气用事。
时,我们则愿意冒一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