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练习六(文中为老师画作)

最近迷上了填词写诗,不辍日夜。

我近来还是画树,直笔皴,横笔皴,鱼鳞皴,练习各种皴法。进度缓慢。


因为我总是掌控不好浓淡水分,问老师用的什么纸。

半生半熟宜纸好,便于把握。勾形墨色稍浓、干、枯为上,行笔且慢。

学中国画,先要画到这一步,每一笔都要清晰可辩。此谓之写。如写字。

国画最难理解和把握的,就在这个写上,懂了,就入门了

在写这个字上做文章即可。

我问老师画了多少年了。

N年了,近2,3年来才开始有所得。无人教,瞎子摸象。

与你所说的都是这些年来的认知,应该说是直指国画本质。

老师画作


老师画作:勾

勾,淡枯墨写之。松散为上。

我说:我还是掌握不好枯瘦浓淡,用淡墨就爱洇。

师父答曰:掌握了,就入门了。

入门真难啊!

老师画作:皴

皴与擦,尽量不盖勾的形,依山势而行。

等干了后〈最重要〉。

再进行下一步,染。

中国画不传之秘,就是墨中加多少水,及干到什么程度再进行下一步。
确实难掌握,也不能像做西点弄个称称重弄个表计时。
是要相当的心性的,所以要用玩的心态进行。计时可行,但你能保证每次干湿程度(加水量)一模一样吗?

老师画作:染,未干

染,第一遍,待全干后,看效果。染,可进行N次,直达到心中所想。

对。湿的,干了后才能见效果。水份把得好,不会皱。

不干不能进行第二次染。


中国画的偶然性比太大。千百遍难得一张好的。

与你说的是纯技法,但画中还有阴阳二气之交流,阴阳之气通了,才称之为中国画。

关于阴阳,可读下《苦瓜和尚谈画录》。


我的感想:玄之又玄啊,画画这件事。可能像禅宗的顿悟,需要一个契机,才能把门推开。也许画上很久也不能找到契机,也许终其一生也找不到。

山水画植根于山水中。看黄公望的故事,他画《富春山居图》时日日坐在富春江边看山看水。

中国的诗词书法和绘画都源于大自然,我们现在生活与自然隔绝了,自然无法真正融于自然。

当然自然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我个人认为是必要而非唯一条件。

六祖慧能说:“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现在的生活远离自然,我入门的机缘在哪儿?前些时画树时说要像王阳明格竹子一样格树,但我就没有好好看过树。

现在对我来说,练好基本功是首要事情。慢慢摸索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